|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陈盈瀚:你我身边的“中国好人”
2015-04-16 09:54:10 范小辉 江桂华 范小兰 来源:建州报  责任编辑:admin  

    今年已经59岁的陈盈瀚,已经在房道中心小学任教35个年头。1975年高中毕业后,他插过队、干过建筑工人。或许是早年坎坷的经历,让他更珍惜教师这个岗位,这几十年来,他兢兢业业地在这个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35年的从教生涯,他先后获得“建瓯县优秀班主任”、“建瓯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建瓯市首届感动校园人物”、“福建省优秀教师”、中国地理协会第6届“环保之星”、全国小学生科技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房道中心小学也被评为“建瓯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环保教育基地”。
    4月,陈盈瀚被推荐为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候选人。
    “没有陈盈瀚老师的努力,就没有房道中心小学科普特色学校的今天。他是我们学校的功臣。”房道中心小学校长张祖建坦言。
    陈盈瀚设计的科普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既考虑到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又能兴趣智能培养。除了利用校园科普设施,他还经常将自己的图书、电脑、影碟机、照相机等用于教学。为了增加科普教育的实践效果,陈盈瀚经常带学生到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中小水库、自来水厂、当地的水源地等地,一边采集标本,一边让学生零距离接受环保教育,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此外,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气象站也是他和学生每年必去的地方。学生们说,陈老师的课我们最喜欢上,因为整堂课他都在和学生互动,他总是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想“还可以怎么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等问题,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陈盈瀚的不懈努力下,房道中心小学的科普氛围日益浓厚,目前已先后成立了昆虫标本、腊叶标本、科普小作家、模型、天文、气象预报等16个科普兴趣小组。这些科普兴趣小组大部分由陈盈瀚负责指导,每个小组天天有活动,还有自己的科普网页。除了正常的教学,陈盈瀚总是闲不下来,寒暑假虽然是老师学生们的休息时间,他却充分利用起来,先后编了《废物再生利用》、《烙画》等63本小册子。他说,要在退休前编好100本科普丛书。“就当是我这些年教学的成果。”
    辛苦的付出总会有丰厚的回报。他指导的科普兴趣小组学生作品也在省、市等级刊物刊登累计上百篇。近三年来,他带领学生制作了科普作品有5000多件。其中,各种标本1000多件,科技小制作作品1000多件,电脑板报400多份,摄影、PS作品、科技小论文等约2000多件…各种科技作品多人次获得获市级以上奖,科技作品获奖数居全市之前矛。2013年6月学生张淑朋被评为第六届全国“环保之星”,《陈盈瀚老师的科学课堂》在南平电视台播出。
    大家都说,陈盈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每天下班后,他总会习惯地看看门窗是否关上,电器是否关了,水龙头是否关上……遇到雷雨交加的天气,总是细心帮同事关好电脑,拔掉电源插头,以防雷击。2006年6月的几场暴雨导致房道发生洪灾,学校停课。根据学校安排,他送完吴大元村冯东窠自然村的学生回家后,又将一名家长未来接的际村徐坑自然村的学生送回家。当时泥石流、山体滑坡堵住了学生回家的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他背起学生,又提着行李,花了两个多小时才艰难地走过这段仅200多米的路。
    工作上,陈盈瀚是位好老师;生活上,陈盈瀚是这个家的顶梁柱。2004年春季至2006年下半年,陈盈瀚年迈的父亲重病在床,一边是病重需要照顾的父亲,一边是自己热爱的工作。那段日子里,虽然忙,虽然感觉到压力大,但陈盈瀚没有被压倒。2012年陈盈瀚妻子被查出患上癌症。一夜之间,陈盈瀚似乎老了不少,很多同事和家长问他是不是遇上了变故,他总是笑而不语,仍然坚强而乐观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到学生身边。工作之余,他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带妻子寻医问药,照顾妻子的生活起居上。陈盈瀚相信,勇敢和坚持总会战胜困难。
    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见人生,陈盈瀚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地奉献着。他默默地耕耘,但又勇于开拓,勇挑重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这时代的职业要求他都做到了。无疑陈盈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正气,是优良的职业道德,更是一股正能量。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