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建瓯新闻
沧桑百年,“金福林坊”传承有温度的文化
2017-09-13 10:50:19 范小辉 来源:建州报  责任编辑:admin  

    金银匠这个职业源于何时目前尚不可考,但由他们手工打造的精美金银首饰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无不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如今,这个行业在现代技术、行业高效运作的冲击下,传统金银器手工制作行业日渐式微。在建瓯,有一家名唤“金福林坊”的老字号金银器手工制作作坊却传承百年余年,其制作的金银器每件都熠熠生辉,无不铭刻着文化的活体基因和对这门老行当的坚守。



 

    源远流长的建瓯金银器制作技艺
    建瓯自古有金银矿,曾经的闽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位,为金银器制作生存、发展、繁荣的提供了丰沃土壤。据记载,古代银楼兼备当铺、钱庄、银行等作用,业务范围含括典当、抵押、民间存贷、汇兑、散碎金银银元兑换、熔铸,收售、制作金银首饰、金银器皿,替军阀收存税负、厘金、代付军饷,为中央银行金银代兑等。在民国通货膨胀期间,谷物经营者每每以银楼当日黄金牌价为基准定价砝码,副食品等再以谷价折价定值。
    据记载,建瓯在清代繁盛时期共有大小银楼10余家。建瓯金银制品在形制、花式、纹样上以无增减錾雕、镂刻、镶嵌、阴刻、深浅浮雕、烧蓝、冷镀等见长,技艺独特。这群金银器制作匠人长期共处一域,在制作过程中相互学习、模仿,又有各自擅长技艺,互相派活、接活,形成团结的良性竞争,工艺技术对北闽地区影响深远,所以号称“闽北派”。闽北当地道教文化相对盛行,闽北派金银制品纹饰多以八仙、福禄寿、龙凤等道教传统文化为主题。也有运用人物故事、二十四孝、麒麟送子等中华传统纹样,还有部分为当地民间信仰特定的纹样装饰。所制金银产品包括道教、佛教等宗教用具,民间生活器具、器皿,各种医用工具,男女民间首饰,其他物品相关配件等,是当地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宗教民俗、祭祀祈福之必备。

    有名有姓有记载的相传至今已第6代
    据县志记载,建瓯林氏银楼创建于清末。其家族记忆中原为“金匠营”后人,即官府官作,以工代税。清末时局动荡,家族曾有过本家自营,有过倒闭受雇做师傅,也有过与他人合营店铺从事技术工种,再后来于民国初又独立开店,字号“华美银楼”,招牌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老店在现人民路一带,当时称中正路。1949年后,金银为政府管制,不能私自买卖,只能改款打制;计划经济时期林氏后人参加过手工业合作联社;文革时期为避风险,曾挖地下室偷偷打制“为人民服务”、“和平鸽”、毛主席纪念章等;改革开放后,才立起“金福林坊”字号经营,一直沿用至今。
    可谓一路坎坷走来,一身时代钤印。现如今“闽北派”后人、建瓯本土金银器店铺后人中能保留完整技艺、传承有序、尚在制作传统金银器的仅剩林氏一家。虽然家族没有修谱,没有保留具体时代文字、实物,已无法考证更早远传承,但林氏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有名有姓有记载的相传至今已第6代。
    金福林坊现位于建瓯千年古建筑“五凤楼”后一条街,即鼓楼后。一间50平米左右的小厅,4米多长的柜台,10米多长的展柜,外加一间70平米左右的工作室即构成全部。“金福林坊”主人林理益告诉笔者,目前以传统手工技法私人定制金银器和金银文物修复为主要业务。店内几乎没有机械设备,几十把錾子、几把大小各异的铁锤、几把大小铁钳、几个形态不同的铁砧。如制作银器,则先将一块银锭先加工成尺寸合适的两片银片,根据传承的底稿或自己及顾客有特殊要求的图案,再在银片胚面绘上草图,接下来用以錾代笔的方式,一遍一遍耗费十几天时间才能做出一副闽北八仙银镯素成品,后期再经表面镀金或鎏金处理,或按客户需求是否加烧蓝装饰,方才成品。
    这些制作过程所需工具一只普通篮子便可容纳,实在令人惊叹。林理益告诉笔者,少时听祖辈说过,早年代金银器制作艺人还有为客户上门制作的服务。主因一是有些有钱人家要做的东西多,材料精贵,粮食便宜,上门制作工钱相较坐店也更低。也有因乡村散户多,路途偏远,单家制作金银器件数少,只能驻点一家,收集各家各户散件制作。但上门的几乎都是刚出师的匠人,或技艺不大好无人聘为坐店技师的,或家庭单干比如兄弟、父子欲节约店租成本开支的。当然,其中也有习惯自由散漫生活方式的高人。一般银楼、大号都是坐店制作,并不采用这种方式。
    作为林氏技艺家族传承人,林理益于1989年接掌金福林坊至今,在他精心研究和保留下,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和金银器修复技艺得到完整传承。金福林坊制作的传统金银器深受消费者喜爱和赞誉,所修复的金银器涉及各个朝代、各个类别,倍受金银古玩爱好者好评。2014年,“建瓯林氏金银器制作技艺”被命名为第五批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他被命名为第三批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瓯林氏金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6月,他是南平地区唯一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福建省第三期银饰及金属锻造工艺培训班的银饰非遗传承人。

    打制出的金银器能一直保有温度
    “金银是很公平的基材,没有产地之分,只要纯度一致价值几乎一致,所有的附加值都是人为赋予的。”林理益介绍说,传统金银器通过各位师傅精雕细琢,发挥金银的金属特性,运用娴熟的传统技巧,来表述金银器独特的文化语言。这类作品也算艺术品,有一定收藏价值。现在有部分顾客就是冲着手工制作而来,只有手工制作的作品才是独一无二的。
    林理益告诉笔者,现如今是传统文化的又一个春天,喜欢金银古玩的人群日益增多,所以金银器修复的比例也逐渐增大。“修复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活,如工匠技艺水平不够或金银器非常破旧而致藏品不能修旧如旧,往轻了说是画蛇添足,往重了说就等同破坏,不如不修。”林理益说。虽然现在整体手工制作行业不景气,但慕名前来欣赏、定制、购买他们手工制作金银器的还是大有人在。
    林理益说,受祖训,林氏金银器制作技艺秉承“法人、法物、法道”的理念。法人即以人为师,技艺传承不是凭空想象,要有一个基础学习阶段;法物即师所不能无师可法,以物为法,先辈、先贤作品遗存良多,习之即法;法道即无物可法,需求即法,不论文化高低都看得懂,觉得美,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即道即法。林理益向笔者介绍,以他参加福建省第三期银饰及金属锻造工艺培训班的结业作品闽北八仙银镯为例,该手镯以银为基材,运用锤擛及闽北派无增减錾刻成型,表面采用古代无电冷镀金技法装饰。这是闽北独有的,最能展示家乡闽北金银文化语言,展示闽北派先辈技艺凝结,展示闽北曾经婚嫁必备的时尚首饰之一。
    林理益对金银器手工制作技艺的挚爱和专注受到熟悉他的人的赞许。几位已不再从事金银器手工制作技艺的老字号后人,将其原来用于在产品上打商号标记的小钢印赠送给他收藏,“林子,我们早已没制作金银器了,这小钢印送你,你会保存好,在你那里更有意义。”对他传承这传统技艺给予鼓励,寄与信任和期望。
    年过50的林理益仍显年轻,仍在不断学习、不断追求极致。“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是我们千年古建州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作为一名‘匠人’,我会尽己所能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林理益表示。手工打金打银虽逐渐没落,但在他看来,这门传统技艺不仅没有失传反而愈显珍贵。林氏金银器制作技艺作为我们本土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州文化的一颗小小烙印。只要有人需要,他就会一直坚守,牢记自己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厚重使命,让这种手工慢慢打制出的金银器能一直保有温度,保持它不一样的人情和韵味。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