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建瓯新闻>
建瓯:以绣花精功整合城区管理,千年古城焕新颜
2019-06-18 11:01:30 吴建琼 魏剑生 叶秋艳 来源:市委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庄明帆  

早餐店里蒸腾起白雾,老板扯着嗓子:“干拌还是加豆浆?”;繁忙而有序的交通,居民由衷夸赞:“车让人了,太暖心了”;还有那长长短短的街巷,整洁明亮,不时传来浓浓的乡音……

建瓯,简称芝,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县史的古城,县域内“一城三衙三学庙三山六水七座桥,三十六条棋盘街七十二条经纬巷”,既承载着建瓯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展示着当代建瓯城市的肌理与风貌。

造,提升城市功能

“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近日,建瓯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张武建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不足,就要去补足。

完善和优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2018年初,建瓯打响了城市建设管理翻身仗,从街巷、立面改造提升,到城区交通、服务设施配套,再到农贸市场、公共厕所新建整修等,建瓯城市提档升级。

作为城市道路中“毛细血管”的背街小巷,其改造关系千家万户,而这,就是提升城市功能、服务城市居民必须打通的“最后一公里”。

“纳入改造的街巷,不仅要进行路基加厚、提升平整度,还要从街巷空间、建筑立面、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绿化景观、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完善。”建瓯市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凡铭告知,目前,建瓯城区已经改造提升了花巷、将乐巷、水洋巷、丁家巷、何厝坪、南营巷等15条背街小巷。

街巷变美了,人们出行也有了更多“绿色”选择。2018年,建瓯城区规划设置58个单车停放点,投放1000辆共享单车,次年,50辆新能源(纯电)公交车投入营运,建瓯成为了闽北首个公交车新能源(纯电)化的城市,城市道路资源利用率提高了,道路交通拥堵进一步缓解。

不仅如此,“绿色”还更多地融入市民的休闲生活。从云际山公园、闽源公园、芝城公园的改造提升,到沿江健康绿道的建设竣工……城市公园也由单一的游憩场所向功能更复合、品质更优化的“绿色客厅”转变。“每天都到江滨公园散步,步道边绿化做得赏心悦目,累了有椅子歇息,沿路都有灯,再也不怕天黑看不清路了。”退休教师张肇兴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是满意。

管,刷新城市颜值

“7时58分,东瓯街附近一街道排水口全堵住了”

“8时整,建贸路东段督导员已到位”

“8时13分,城郊路段有废弃轮胎乱堆放”

“8时49分,废弃轮胎已搬离清运”

……

张武建手机里城区环境卫生快跑整治群、联合执法群、建瓯城区市政设施损坏修复群、联合执法队长群等多个微信群,接连发来消息。他娴熟地处理着一条条信息,并将信息转发至处理落实的相关工作人员,并要求他们及时反馈信息。

城市之美,源于管理,成于精细。用“绣花功夫”精细“着色”建瓯城景,一个个精细化管理梦想在精准高效、管控长效、执法有力的城市管理网格内变为现实,城区街巷管理的重点、难点,以及隐藏在角角落落的管理盲区,也都因为精细而精致。

“建瓯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联合公安交警、交通运管、文明办、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以及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大队。”张武建介绍,执法大队每天7:00至次日凌晨1:00在路面巡控,及时劝导和查处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违反城区市容环境秩序、停车秩序等行为。

如今,建瓯城区道路通行畅快、沿街商铺卫生干净、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公园社区环境优美,“快跑群”“违停拍”“智慧环卫”“智慧停车”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应用日臻完善,数据信息代替了市民跑腿,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用微信与城市管理者沟通互动,城市管理效率提升,群众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真正实现美丽城市共建、共享。

添,擦亮城市名片

众所周知,建瓯为闽国古都、八闽首府,“福建”中“建”即取之建州(今建瓯),其城市风貌、街巷布局、名胜古迹等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文化,赋予了城市灵魂,是一张最闪亮的名片。一座城市的独特性,就在其传承的文化。”建瓯市分管城建副市长龙毅说,城市建设发展中,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充分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坚持凸显文化元素与绿水青山相融合,坚持地域文化与县域经济相融合。

三十六条棋盘街,七十二条经纬巷,循着建瓯的老街旧巷,是怀旧,也是另一种意义的乡愁。特别是在主城区的铁井栏-紫芝街片区,仍保留有明清以来街巷格局和特色建筑群。磨房前、小梨山、二程祠……古宅与新房交错,土坯墙顶冒出了绿植,凹凸路面青石与水泥混杂,熙熙攘攘的街巷、木质结构的传统院落、浓厚的市井气息,都向众人展示着这里从未间断过的繁华。

2017年,铁井栏-紫芝街一带传统街区被列入第二批福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建瓯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吴章中感触很深,古城建瓯的美,体现在保护建瓯城市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以及市民生活延续性上。

不久前,建瓯市举办了一场品读会。与会者们品的正是建瓯十大街区史话。其中,年长者津津乐道儿时的记忆,年少者则满脸懵懂地搜寻脑海中记忆。但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叹:“建瓯变得更有魅力了!”

夏日骄阳照入大大小小的街巷,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人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如芝城建设与发展,正快马加鞭、全速前行……


记者手记:>>>

着眼于精细 建精致城市

城市,作为现代生活的主要承载地,与个人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座城市,是否有高颜值、高美誉度,是否留给人们难忘记忆、印象,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即在于城市建设管理与形象品牌打造。

建瓯,作为有着千年建县史的县城,其城市资源有先天优势。如何守护好被视为城市灵魂和生命的历史文化,并在城市建设管理和品牌打造上发挥作用?答案毋庸置疑:在保护中建设、在传承中发展。

我们发现,相比原来城市发展中的‘大拆大建’,现在大多城市发展,包括建瓯在内,是以‘绣花’方式进行微更新,即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既不一味强调开发,也不简单保留,而是更加注重在保留原貌,特别是历史文化遗存原貌的基础上,下一番“绣花”功夫,即通过细微处改造、精细化管理,更好地去实现城市与历史文化融合、与产业发展融合、与高新技术融合,继而提升城市资源价值、城市品牌形象,让城市更具魅力、吸引力、竞争力。“8时20分,东瓯街附近街道排水已畅通”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