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建瓯新闻>
要让“科技小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10-28 11:13:18 翁伯琦 来源:市委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庄明帆  

日前,《福建日报》专门报道了建瓯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茶叶“科技小院”,其不仅创立了科技兴农的新模式,而且探索了科技特派员新机制,如何更多的引进科技创新要素,更多的吸引科技人员进驻,无疑是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有机融合的新命题。

众所周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等五个方面要求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与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推动振兴,怎样实现振兴,需要从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方面下足功夫。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要做的工作多种多样,但以人为本,事在人为是显而易见的。

很显然,在乡村振兴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要素。全面推动产业、生态、文化的振兴都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与有效的组织保障。就乡村创业而言,有三类人才的培育与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带领农民干;二是帮助农民干;三是自己独立干。科技兴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更多新型农民,掌握更多科技知识,发挥更大引领作用。近年来,以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创立的“科技小院”模式并实施集成推广应用,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效应,为新时期深化乡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科技小院”的核心要义是解决专家与农民、科研与生产、育人与用人零距离的问题,优化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将“科技小院”建成“科技兴农、产业开发、科普教育、农民培训、人才培育”相结合的基地,让更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广阔的大地上,让更多乡村农民在应用科技过程获得收益,让更多青年人在科技创新创业中茁壮成长。

不言而喻,“科技小院”的创立是一种新的探索,也是新时期科技兴农的一种新模式。我们要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要因势利导的深入总结经验并创新工作机制,要因地制宜构建富有特色与充满活力的平台。发挥“科技小院”作用,服务乡村振兴大局,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绿色生产体系与高效经营体系,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联动发展。

为此,“科技小院”应遵循乡村振兴要求与高优农业目标,着力推进5个方面工作:(1)全面推动乡村科技兴农。结合生产实践,注重在生产一线对接需求并有的放矢的寻求科研课题,充分发挥人才集聚优势,有效连接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合作攻关强劲态势,强化优良品种选育与实用技术创新,并实施集成推广与成果转化,为农业增效提质与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厚实基础。(2)有效推进产业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既要讲求资源节约,又要强化环境友好。进而要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双减双替代行动,实行种养加产业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实施农业立体种养与资源综合利用,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目标。(3)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发展。要推动城乡互促共进及其一体化发展,除了要进一步强化乡村生态恢复与农业污染防控之外,要注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田园生态景观与农业多样功能的作用。同时要深入挖掘乡村经济、生态、文化、生活价值,精准把握着力点,实施协同攻关与统筹兼顾,促进乡村生态经济与美丽家园建设。(4)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并完善多规合一蓝图,促进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有机融合;要充分利用财政、金融支持等政策优势,以项目带动引领乡村生态经济发展,精准把握乡村生态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及落脚点,让产业更加发达,让生态更加优美,让乡村更加靓丽。(5)加强产业运营管理机制。要因势利导建立4个平台,即构建质量导向的政策平台、合理分工的工作平台、绿色发展的考核平台、公正权威的评价平台,实现农业高产优质和资源高效利用目标,引导广大农民进行高质量生产与高效益开发,充分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与污染防控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绿色发展,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美丽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作者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翁伯琦)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