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福建新闻>
【两会聚焦】第一家园“热”融融
2020-01-16 10:09: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东南网1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林霞) 

过去一年,福建着力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加快推进“应通尽通”,落实惠台利民政策,闽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认真落实、持续完善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福建要发挥好对台的独特优势,积极先行先试,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持续以“通”促融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省政协委员、泉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陈严辉感触颇深:“比如在行业标准共通方面,平潭探索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采认对接台湾标准;在能源资源互通方面,福建每天向金门供水超过1万吨;在基础设施联通方面,依托闽台海空航线,台胞得以来往畅通、台货得以便捷流通……”

陈严辉认为,福建在发展两岸关系中拥有独特地位,要做“推动者”和“先行者”。“要大力推动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将厦门和金门、福州和马祖打造成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以“通”促融,首要是推进经贸合作畅通。不少代表委员认为,闽台之间要促进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尤其对台农业合作要持续走前头。

“近年来,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福建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持续保持大陆首位。”省人大代表、台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苏耿聪表示。他同时认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对台湾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优良农作物品种引进、消化和吸收还不够。

苏耿聪建议,要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科技和人才交流,支持台胞来闽开展农业科研项目合作、自有科研成果转化,吸引台湾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来闽就业创业。同时,与台湾建立农产品及其深加工领域的行业标准共通,并适时将这些标准复制推广到大陆其他地区。

近日,3家台企进入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展示。加快对台金融合作先行先试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不久前,我省又从“推进闽台金融政策先行先试”“支持闽台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等四方面出台18条具体措施。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加快制定措施的实施细则,提高措施的针对性、操作性和精准度。

深化以“惠”促融

刚刚过去的一年,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营收突破4000万元,迎来了“丰收年”。公司总经理陈孟邦列席了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现场他细数“惠台政策礼包”释放的新福利:“‘26条措施’对台企的帮助真如及时雨啊!其中第八条提到,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向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申请担保融资等服务,这正是很多台企所需要的,在闽台胞必定能够发展得更好!”

2015年,来自台北的陈孟邦到平潭创业,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服务。4年多来,他不但获得个税补贴、生活津贴、安家补助等奖励政策,还在申请专利补助、知识产权贯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享有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对于初创阶段的台胞和台企而言,这些都是最需要、最实际的帮助。”他说。

一年来,我省在以“惠”促融方面先行先试:首创台企台胞征信查询业务,推动在闽台胞凭台湾居民居住证同等享受购房、基本医疗保障待遇,台胞持台胞证、台湾居民居住证便捷网上预约就医等政策落地……让在闽台胞获得感满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贴近台胞需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成为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陈严辉认为,要更好地了解各行各业台胞的需求,将工作做实。他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在泉州,到高校应聘任教的台湾教师逐年增多,要进一步简化他们的资格证书申报流程,既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也有利于台湾教师更快更好融入。

省政协委员、台盟福州市委会主委甘海疆建议,要建立技术和管理入股、员工持股、期权期股等现代激励制度,进一步开放台湾同胞来闽参与各类证照考试,参评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为推进闽台产业融合提供人才资源支持。

目前,全省已设立涉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12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省人大代表、致公党福州市委会主委鄢萍建议,要积极鼓励台资企业开展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同等支持台资企业申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帮助和推动在闽台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市场开拓、产品升级和品牌提升,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为台企在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便利与保障。

加强以“情”促融

截至去年8月,福建向金门供水已超过390万吨,金门乡亲深深体会到“两岸一家亲”。

省人大代表、省金门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陈呈认为,不管以“通”促融还是以“惠”促融,都是着眼于为台胞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最终落脚于以“情”促融。

“去年,我们组织了两岸龙舟大赛。70多支参赛队伍一半来自台湾,这说明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陈呈认为,两岸应该继续深化在宗教、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促进基层民众相互了解。

省人大代表、闽江学院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研究所副所长黄蕾认为,福建持续举办的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茶博会、林博会等活动,不仅促进了两岸各界的交流互动,也使得两岸民间交流成为常态。两岸人才交流民间机构、网站平台也成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桥梁。

“当然,从以‘情’促融的层面看,交流还不够。”黄蕾说。她建议,有关部门定期走访在闽学习、就业与创业的台湾人才、台湾青年,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为台胞排忧解难。

去年,泉州台商投资区通过举办“创客中国”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为两岸创新创业提供了又一个交流平台,促成一批参赛项目落户泉州,让不少台湾青年更加了解大陆。省人大代表、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副书记刘志平认为,未来两岸交流要搭建更多各类民间交流平台,尤其是通过海峡青年节等平台,促进两岸青年一代心灵契合。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