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建瓯新闻>
绘就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图景
2020-11-04 17:15:56 卢国华 林梦琳 魏剑生 来源: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庄明帆  

1994年,小松镇率先探索出“双带双创”党建工作机制。26年来,我市不断赋予“双带双创”新内涵——


“知青,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当年,建瓯是全省接纳知青最多的地方,共接纳来自各地的知青18193人,而穆墩村也成为建瓯知青文化的主要承载地。”3日,秋阳正好,在我市党建品牌“双带双创”发源地,小松镇穆墩村知青博物馆里,村妇联主席、村委、义务讲解员薛敏带着游客走进那段芳华岁月。

1994年,小松镇率先探索出“双带双创”党建工作机制:党支部带领群众奔小康、党员带头奔小康,创小康村、创小康户。500多名党员带动136名团员、致富能手等,组建86个“带创帮促”小组,带领6000多户村民脱贫致富。

26年来,我市以大党建格局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从“奔小康、建新村”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不断探索新时代“双带双创”新载体,绘就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图景。





产业兴旺生态美

青砖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潺潺,砖房错落有致,古树摇曳生姿,构成了一幅幅浓墨重彩、古香古色的美丽乡村画卷;村里游人如织,或在绿道上骑行,或体验采摘乐趣,或品尝当地美食,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这里是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小松镇湖头村。近年来,湖头村以“双带双创”党建工作机制为引领,早布局抢先干,对标准真落实,讲方法抓重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曾经近乎是空壳村的湖头焕发了新生。2019年以来,全村185户农户增收396万元,村集体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发展乡村旅游,每年增收21万元。

在永发现代农业公司的温室大棚里,党员、公司负责人严发明正忙着蔬菜的无土栽培育苗。他说:“我们湖头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如果大家都跟风种菜,收入肯定不高。要选择优质的、差异化的蔬菜,收入才能高。那几年,大家都担心,不愿意尝试。作为党员,我就站了出来,引进各种蔬菜品种试种,成功了就向大家推广,大家的收入都还不错。今年,我们公司又扩租了30亩土地。”

湖头村第一书记陈允浩介绍,村里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以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为目标,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培育农业种植大户、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等形式引进社会资本,发展农业公园、百果园、桑葚园、草莓园、葡萄园、继发家庭农场等6个现代农业项目,形成集育苗、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还引进了芝竹屋、航希儿童游乐场、蓝天传媒有限公司、桃花坞农产品集市等项目。

“我们坚持生态本色,放大生态优势,让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空气更清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标准美丽家园。”陈允浩说,“现在的湖头村是返乡创业青年和外地客商的眼中的香馍馍,他们积极参与投资餐饮、民宿、土特产经营、游乐等项目,形成了以农业促旅游、以旅游兴产业的互动机制。”

“前些年在外闯荡,现在算是‘落叶归根’。”叶声和放弃厦门的城市生活,举家回到湖头村。他成立了航希娱乐有限公司,找回了6个年轻人,共同打造和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他把未来的蓝图都“画”在了这里,因为他坚信这处处是生机的土地上,必然处处有商机。

乡风文明民心齐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东游镇上范村,党支部和党员以身作则,让文明之风、和谐之音、优雅之韵如习习新风,和着广大村民的“心动”,奏响了一曲幸福之歌。

“原来村里请吃成风,多的时候,一天有10多场酒,全家赶场都赶不过来。一年挣来的辛苦钱,一大半都随了份子。”4日,上范村村民江茂亲说,“现在好多了,除了红白喜事,基本上没有宴席。”

村党支部书记黄福生算了笔账:上范村有村民3656人,村里婚丧喜庆、乔迁新居要摆酒,孩子满月、周岁、十岁要摆酒,考试升学也摆酒,七十、八十大寿不用说,有的村民连五十岁也大肆办酒收礼。一年下来,一个人喝酒随的份子钱就将近一万元。“而且,村民之间还喜欢攀比,每户每年办酒宴浪费少的5000多元,多的上万元。大家都表示负担重,但是迫于面子,谁也不愿意率先节俭办酒。”

2017年,为树立文明乡风、移风易俗,上范村相继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大小会议十余场,倾听村民心声,讨论制定喜丧事简办的村规民约,并提出要发挥党员“领头雁”的作用,发动群众的力量,扭转村里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

经过一段时间示范推广,上范村移风易俗工作进展顺利,很多村民都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不要请上范人喝酒!”

“上范村仅办婚庆、乔迁、丧事三种宴请,酒席尽量节俭,不要攀比浪费;其他满月、周岁、十岁、封顶、祝寿等收礼酒席一律免办,不得发请帖……”2018年初,黄福生在一次户代表大会上宣读完村规民约,会场上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就在当天的会上,大家一致表决通过《上范村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并决定于当年51日生效。自此,上范村从大操大办的重灾区变成了引领移风易俗的示范区。

一事成,事事成。移风易俗同时凝聚起了上范村村民的心。村里的农民公园要进行二期建设,老党员李金章直接捐出自家沿溪的雷竹林,其他村民也是有钱捐钱、有地捐地。一夜之间,村里就整合土地60亩,筹集资金近40万元。

如今的上范村,绿荫绕村、道路整洁、乡风文明……已然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甚至有外乡人路过这里,还以为是到了东游集镇。

党群同心奔小康

“国庆这几天天气好,抓紧时间做好雷竹林的管理,争取多出笋。”5日,走进川石乡慈口村的雷竹基地,党员、雷竹种植户陈高琳在正指导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李生义。

得益于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扶贫措施,缺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李生义不仅住上了新房,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党员是贫困户脱贫的领头羊。慈口村属于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42人,在首创“321”党建结对帮扶机制基础上,建立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开展“乡公职人员+村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按照“五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通过雨露计划、危房改造、小额扶贫贷款、教育帮扶、产业发展等扶贫措施,促进贫困户脱贫。

美好幸福新生活是村民的期望,也是党支部必须着力去打造的。

目前,全市14个乡镇均创建一条基层党建示范带,涵盖60个村,市直机关、社会组织创建40个党建示范点,形成了“以点示范、连点成线、织线成带”的党建示范集群,建强基层党组织。

如小桥镇阳泽、霞抱等4个村形成了一条党建示范带,每个村都有自己特色党建品牌,同时这里也是十公里景观带、乡村振兴示范带,“三带”。

小桥镇党委书记魏德军说:“茶叶、笋竹、锥栗、果树是镇里4大产业,党建、群建各显神通,如党组织向上争取政府专项债,规划1000多亩北苑贡茶加工园区,力争茶产业在去年3亿元产值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而工青妇则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下功夫,将十公里景观带‘颜值革命’进行到底,让多个景点串点成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产业示范强镇。”

“我们把全村112名党员,按照区域和产业组建9个党支部,建立了粮食、茶叶、果蔬、旺嘉食品等4个非公企业产业党支部。”阳泽村党委书记方琴珍介绍说,“阳泽村光茶产业产值就达到1亿多元,5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超过10万元,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守正创新,既有一以贯之的历史传承,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建瓯正不断深化‘双带双创’工作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党建强、发展强’的新路子,推动建瓯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陈建新如是说。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