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建瓯新闻>
建州英杰登龙拜相
2022-06-14 16:07:55 吴传剑 来源: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庄明帆  

建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宰相品级有游简言、吴充、扬荣三人。副宰相品级有吴育、郑珏、袁说友三人。登龙拜相,官至极品,心系社稷,功成名就,既是个人、家族的荣耀,也是建地、建人的荣耀。

三位宰相

闽中史上第一位宰相——游简言

游简言(914-969,字敏中,建安人,游恭之子。

游恭,字梦得,唐末建安人,进士。博学能文辞,有名于世。初为鄂州杜洪掌书记。杜洪卒,归吴国,初任署馆驿巡官。武义元年(919),迁驾部员外郎、知制诰。著有《小东里集》三卷、《广东里集》四卷。

游简言,好学博才,耿直忠义,供职于南唐,历奉三主。

初为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秘书省官员。

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昪定都金陵(今南京),简言任户曹参军,掌元帅府文翰,迁观察巡官。

烈祖长子元宗李璟继位,简言累任知制诰、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判中书省兼兵部选事。

李璟第六子李煜继位,甚为器重简言,任吏部尚书,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官至宰相。

卒年五十七。

“先帝知卿久矣”——吴充

吴充(1021-1080),建安人,天资聪颖,宝元元年(1038)年方17考中进士。

初任河南谷熟县主簿。入朝后,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作《六箴》上呈。仁宗皇帝命人缮写送给皇室成员,英宗也在未即位时将其抄写作为王府的座右铭。

任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期间,有位候补官叫胡宗尧,因受同族犯罪的牵连,不能转为京官。时任判铨官的欧阳修为这人求情,被诬告是同党,皇帝下诏要逐放欧阳修到同州。吴充说:“修因为直言保荐下属,不应该因受谗言而遭逐。倘若说这是循私,那么我愿与欧阳修一同贬官。”于是欧阳修得以留任,而吴充改任太常礼官。

张贵妃治丧之礼失范,吴充知道后,将此事移送开封府按吏规治罪。由此触犯了当朝权贵,被放逐,出任高邮军管制。后历任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陕州知府和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

英宗即位后,对吴充很赞赏,改任盐铁副使。

熙宁元年(1068),神宗嗣位,口喻吴充:“先帝知卿久矣。”先后派任知制诰、同知谏院。河北水灾、地震时,吴充被委派为安抚使。后主持审刑院,权管三司使,任翰林学士。

熙宁三年(1070),拜为枢密副使(副宰相)。照宁八年(1075),升为检校太傅、枢密使(权同宰相,主掌军务)。王安石罢相后,吴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主掌政务),并监修国史。

王珪与吴充同为宰相,妒忌吴充暗地使坏。安南出兵讨伐无功,知谏院张璪又说是吴充与郭速书阻止他进兵,吴充被冤入狱。

元丰三年(1080),吴充病重返家,罢相位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一个月后病逝。赠司空侍中,后又敕为正宪(宰相)。

葬于开封府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之原。李清臣撰写《吴正宪公墓志铭》。

四朝元老——杨荣

杨荣(1371-1440),建安人,建文元年(1399)乡试解元,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翰林编修。建文四年(1402)朱棣发动“靖难”刚进入南京时,采纳了杨荣先谒陵后即位的建议。杨荣从此受到知遇。

朱棣即位后,杨荣被选入内阁参与机务,后升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阶奉政大夫。这期间,参与新都北京的营建工作,主持皇城规制的制订;三次奉命巡查并规划边防事务;二次下甘肃,策划接受脱脱不花等鞑靼部的纳降事宜;五次随成祖皇帝北征,并著有《北征记》;主张“严边备、崇吏治、省烦费、宽赋税、专务休养生息”,向皇帝进言益国利民十事,指斥五府六部三司积弊,裁撤京师冗员77人,罢十三布政司镇守中官,放教坊司乐工3800余人,减光禄寺膳夫4700余人。

仁宗朱高炽立为皇太子时,杨荣以侍讲进右春坊右谕德,兼辅导皇太孙朱瞻基,与来日的两位皇帝结下了师徒之缘。

永乐二十二年(1424)仁宗即位后,升任嘉议大夫、太常卿、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加工部尚书,封赠其祖父、父亲二代皆与杨荣同职。

洪熙元年(1425)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升少傅,仍兼大学士、工部尚书,阶光禄大夫,封赠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皆与杨荣同职。宣德元年(1426),汉王朱高煦反叛,宣宗采纳杨荣请皇上亲征的建议,平定了叛乱。宣德三年(1428),随宣宗巡边,并亲率骑兵出喜峰口,破敌而还。

宣德十年(1435)英宗即位后,升光禄大夫、柱国少师,仍兼工部尚书、大学士。

正统五年(1440)病逝,享年七十。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敏。后人遂称他为杨太师。

杨荣察事细微,立论公允,思维敏捷,有胆有识,多谋善断,遇事有预见,善于参谋决策,善于解决疑难事务。在京为官四十年,历事四代皇帝,故称四朝元老。

杨荣是著名文人,主持修撰《太宗实录》《仁宗实录》,开创明代“台阁体”诗风,有《两京类稿》《玉堂遗稿》《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著作传世。

后来杨荣的曾孙杨旦又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并封赠其祖父(杨荣的第三子杨锡)、父亲仕仪二代皆为尚书。杨家连续七代人都有“尚书”职位。故此,杨荣故里房道际村杨太师府前曾有一幅对联曰:“七代尚书第,四朝元老家。”这在建瓯历史上可谓相当显赫的家庭——堪称旺族。

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188位历代帝王,配祀79位名臣,其中明代九人,杨荣榜上有名。这是杨家的荣光,同时也是建人的骄傲。

三位副宰相

为政简严,明敏劲果——吴育

吴育(1004-1058),建安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礼部侍郎吴待问长子,宰相吴充之兄。先期任大理评事,历知临安、诸暨和襄城三县。举贤良方正,擢升著作郎。不久改任苏州通判、右正言、三司盐铁、户部判官等职。

西夏元昊滥用君子名义,大臣们主张出兵讨伐。吴育审时度势,上奏说暂时不要使用武力,给元昊个名号,可以让他归顺。吴育的建议没被采纳。宋廷出兵,久战无功,几至全军覆没,最终不得不封吴昊为西夏国王。

仁宗赏识吴育的才华与直言,命他同修起居注,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礼部郎中等职。

知开封府期间,惩办了一个大奸吏,流放岭外。又捕得一名大盗,缴获赃款一万九千缗。时大闹饥荒,盗贼颇多,吴育颁布悬赏告示,加大惩治力度,京城治安好转。

庆历五年(1045),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副宰相)。数月后,改任参知政事。后来山东盗贼作乱,仁宗派人巡视回来说:“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深受百姓爱戴,倒是可忧虑的。”仁宗就想把这两人调往淮南。吴育劝谏道:“盗贼固不足虑,但小人乘机陷害大臣,却是防不胜防,势不可挡。”仁宗听后,打消了调离二人的想法。

吴育遇事敢于直言,与宰相贾昌朝多次在仁宗面前争议,左右大臣都有难色。吴育说,我把是非辩论清楚是做人臣的职责,如果认为我的能力不胜任,请皇上罢免我的职位。

仁宗向来赏识吴育,复命他任枢密副使。第二年,出知许州,徙蔡州,设五保法,以检制盗贼。后任资政殿学士、太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等职,曾主事河南府、陕州和汝州。

吴育一生任职颇多,调动也较为频繁。晚年多病,奉召回京后,署理尚书都省。

卒于嘉祐三年(1058),谥“正肃”,葬于河南新郑崇义乡朝村(今辛店镇赵老庄)。素交欧阳修为撰墓志铭。有文集五十卷。

忠君爱国,疾恶歼邪——郑珏

郑珏(1080-1130),建安人,重和元年(1118)进士。初授安陆府教授,后升御史台主薄。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徽宗和钦宗二帝被掳,随即金人立北宋末相张邦昌为傀儡皇帝。郑珏挺身跟随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待宋高宗赵构即位后,任监察御史,再迁谏议大夫。

高宗初到杭州,郑珏奏请选拔任用吴越贤能之士。当金人焚扬州而未占领时,郑珏又奏“扬州为江淮要冲,请派大军镇守,以捍卫江浙淮东。”高宗认为郑珏忠心耿耿,处事公正果毅,采纳了他的意见。

建炎三年(1129),御营都统制苗傅、刘正彦发动军事政变,拥兵逼宫。郑珏为平苗刘叛乱,上下斡旋,往来奔走,最后成功解决了这起哗变事件,为高宗复位立下汗马功劳。

高宗复位后升郑珏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副宰相),特封建安县开国男(十二级封爵最末等),食邑400户,诰赠三代。

这一年,主战派宰相李纲被排挤去职,相位空缺,由郑珏兼理政事。郑珏忠君爱国,疾恶歼邪,拨乱反正,为安定南宋的偏安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废寝忘食,积劳成疾,辅政百日谢世。(未见有“枢密使”“同平章事”之类职权相当于宰相之记载,郑珏最高任职可查到的为职权相当于副宰相的“签书枢密院事”。有观点以为郑珏“辅政百日”即为宰相。郑珏所任相当于宰相还是副宰相,敬请诸君各自评判。)高宗哀悼说:“朕丧元子,犹能自排遣,于珏,殆不能释也。”遂亲笔诏谕:“赠太师,谥忠穆。”

绍兴三年(1133)十二月,敕葬建州城南紫芝山麓,韩世忠撰神道碑铭,杨时撰墓志铭,并立祠祭祀。

诗人名臣兼得——袁说友

袁说友(1140-1204),瓯宁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宋代诗人。初调溧阳簿。淳熙四年(1177),任秘书丞兼权左司郎官,后调任池州,知临安府。累任太府少卿、户部侍郎、文安阁学士、吏部尚书。

宁宗嘉泰二年(1202),以吏部尚书进同知枢密院(副宰相)。三年(1203年),拜参知政事。同年,以资政殿学士任镇江府知府,辞而未任。不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加大学士致仕。

嘉泰四年(1204),卒于浙江湖州德清寓舍。

袁说友为官30年,奏疏多切中时弊,发扬正气。淳熙五年(1178)曾上疏指出:自绍兴末迄今,宿将多死亡,幸存的也都衰老,新进后生想献身而无门路,朝廷应令内外将帅推举,凡武艺高超、谋略深远、熟悉兵法有志报国者,经考察后予以试用。

淳熙六年(1179),孝宗召问,又上三策:一要久任统帅,二要选任正、副将官,三要修治兵器。

光宗久不上朝,袁说友连续八次上疏力谏。

宁宗即位,韩侂胄专权。朱熹、彭龟年等因劾韩侂胄而获罪,遭谴责者达数十人。婺州布衣吕祖泰上书请杀韩侂胄,被杖罚并流配钦州。袁说友不畏强权,上书呼吁。

不久,宁宗御批罢去朱熹。袁说友又上疏指出:朱熹的论奏都是爱君忧国之言,一旦被罢,何以服众?并申明:“臣等区区所论,实以国体有关,非止为一朱熹而已。”

袁说友与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交好,杨万里称袁说友为“天上知己”、“天上故人”。

工诗文,著有《东塘集》。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诗作留存多。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