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建瓯新闻>
范吉明:厚植优秀传统文化 深耕学生成长沃土
2022-10-08 16:03:32 林鹤冲 林静琦 来源: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庄明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厚重底蕴和独特魅力,朱子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建州教育集团第一小学的范吉明在就任校长的8年间,将朱子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底色中,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成长进步。

走进一小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以朱熹铜像为核心区域的“朱子园”。71米长的朱子文化长廊,向大家讲述着朱熹的故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范吉明的教育理念。紫阳芝苑、古树探春、金相玉映……校园典雅景观与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相融合,让孩子“感发于行”,从话语、行动、所思、所想中呈现,达到立体育人的效果。

建州教育集团第一小学学生李玥怡向记者介绍,通过范老师的课程,我学到了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怎么做人、父子之间应该怎么怎么和睦,也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

范吉明还应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挥部的邀请,依托线上教学,指导新疆昌吉州木垒县第三小学的朱子文化进校园工作,将传统文化传播影响到新疆昌吉,为“教育援疆”和“文化润疆”工作助力。

市建州教育集团第一小学校长范吉明在接受采访时说, 就是为了让孩子们除了分数,他还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拥有一份文化自信,将来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能够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事业。作为校长,范吉明与学校班子成员们交流探讨时,从校园里具有40多年历史的一排水杉树身上,提炼出“立根、明道、乐行”的育人理念,创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金水杉教育”。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教师们修枝剪叶、培土浇水的过程中,像水杉树一样挺拔、昂扬、自信。

范吉明介绍,首先我们思考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我们看来,种树的道理和育人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立根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明道就是要让孩子们明白,在学校学习不是学那些背不走的知识,而是要学带得走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乐行就是尊重差异、多元发展。

经过8年的深耕和打磨,学校呈现出“紫霞洲上千帆竞,博士府旁春满园”的蓬勃生机,“金水杉教育”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闽北教育品牌。

市建州集团第一小学副校长赖学贵介绍,范校长这个人他很有创造力,就是能够把“立德树人”这个大的目标,通过许多个小目标,让全校师生都明白这个目标,然后带着大家往这个目标前进。

“蓄满池活水留天光云影,涵一片诗心待鱼跃鸢飞”,这是范吉明以朱熹诗作为灵感,创作的一副对联。他想借此告诉全校师生,教育来不得半点浮躁、半点虚假,要用耐心去静候每一位孩子的成长花开。

范吉明说,我们面对的每一个的孩子都是一个个不同的生命,面对着每一个不同的生命,就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策略和育人的渠道和手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要倾己所能、倾己所力去思考、去构思、去用心把每一个生命教育好,把每一个生命唤醒,让他们能够茁壮地成长。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