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2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见习记者 傅韬旭) 平均每22秒产出一块电视大屏;借助AI助手的“火眼金睛”,仅3秒钟就能完成产品检测……24日,走进位于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的友达光电S11厂,透过一连串以秒计算的生产流程,企业赶订单、忙生产的高效场景和火热劲头扑面而来。 “今年以来,友达的车载屏、大尺寸电视屏等订单保持增长态势。春节期间,企业延续不停产的惯例,确保订单及时交付客户。”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行贤介绍说。 春节“不打烊”,全力稳生产,“智造”是友达春节期间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一招”。 在产品检测区,一块块经光学检测的大屏幕,通过智能化设备流转至人工检测区,检测员官声华熟练地逐一查看屏幕上的“记号点”,这些“记号点”来自于他的机器人“工友”。 “AI助手侦检合一,能够减少我们的工作量,有效提升产品检测的效率。同时,我们检测员也能在AI助手的辅助下,依据SOP(标准作业程序)操作,提升良率。”官声华告诉记者。 今年,来自贵州的官声华选择留守岗位,而像他一样就地过年,助力企业生产的友达员工不在少数。春节期间,友达光电厦门工厂约有85%的员工共5000多人留守岗位。公司为这些员工准备了“春节礼包”,除了加班补贴和过年红包之外,还有新年加餐、游园会、抽奖等活动,好吃又好玩。 “人机协作,智能制造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还增强了我们对市场的回应速度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李行贤说。 随着新型显示技术日益融入家居、车载、文旅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和生产工艺也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这也意味着企业每天需要生产数千种不同型号、尺寸不一的屏幕。 为此,友达打造了7间智能化车间,每个车间设置了数十个AI摄像头。由于每种产品的制作工序和流程被提前输入到电脑应用程序当中,使AI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和提示员工操作,实现了各条生产线之间迅速、精准切换。 “新年新气象,我们对今年业绩充满信心。”李行贤表示,2024年,友达光电厦门厂产值达179亿元。今年,公司将朝着产值190亿元的目标努力。作为福建省第三家获得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认证的企业,目前,友达光电厦门工厂已实现5G覆盖率100%、关键设备联网率100%,近四年(2020—2024年)生产效率累计提升66%。 “智造”赋能,企业将继续围绕车载屏、大尺寸电视屏和工控屏等三大支柱业务深耕,特别是在75寸、85寸的超大尺寸电视屏以及智慧座舱、智慧零售、智慧教育等细分领域持续发力,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