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 要闻 >
海内外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福建校友共议“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第二届武夷论坛第四平行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5-03-24 10:15:11  来源: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俊杰  

3月22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福州研究院、中共建瓯市委、建瓯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共建瓯市委宣传部协办的第二届武夷论坛“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平行分论坛在福建省建瓯市建安书院举办。

中共建瓯市委书记周靖、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陈柳裕,建瓯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吴伟出席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原副书记、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吴付来,津巴布韦执政党津民盟党属智库契特波思想政治学院院长伊斯梅尔·马达,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副校长、教授黎文利,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检监察研究院(廉洁研究院)院长姚文胜,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福布斯中国集团董事总经理符锦,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党委书记、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张晓萌,韩国圣公会大学教授李南周,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等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各抒己见、交流观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等12家媒体记者参会。

主题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毕明阳主持。

周靖表示,建瓯市作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资源,大思想家朱熹在建州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记,是朱子思想启蒙地、朱子理学正统发祥地和传播地,孕育了昌明鼎盛的“建”文化,被誉为“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周靖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要求,强调建瓯将深入实施“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动朱子理学与现代治理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精神力量。周靖指出,建安书院始建于南宋,是弘扬朱子理学的重要场所,在原址重建的建安书院举办论坛意义重大,期待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上碰撞思想,为“中国之治”出谋划策。

秦宣指出,中国之治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与创新,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之治的优良传统,又结合时代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发展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他表示,福建省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基础坚实,此次举办第二届武夷论坛,旨在深入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国际视野深刻剖析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在福建的生动实践,加强交流互鉴,凝聚智慧力量。未来要继续携手共进,深入探究中国之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共同书写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吴付来以《腐败治理的世界之问与中国方案》为题发言。他指出,腐败治理是全球性难题,中国在该领域的实践为全球提供了重要借鉴。他总结了中国腐败治理的四大特色方案: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二是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监督体系;三是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方针,完善清廉教育体系;四是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拓展国际“朋友圈”。他呼吁各国携手,以腐败治理为切入点,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廉洁基石。

伊斯梅尔-马达以《非洲民族解放的经验与启示——中非共同追求现代化》为题发言。他探讨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经验教训及对中非合作的启示。他指出,非洲解放运动的成功经验包括团结一致、坚持独立自主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然而,非洲解放运动仍面临诸多挑战。他呼吁中非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继续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新殖民主义挑战,推动非洲经济独立和可持续发展。

黎文利以《从中国和越南的实践看现实社会主义模式中的东方价值观特征》为题发言。他强调,团结、和谐、社会责任等东方价值观为两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和动力。他呼吁中越两国继续弘扬这些价值观,加强合作,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并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国情创新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姚文胜以《廉洁教育的中国实践》为题发言。他指出,廉洁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旨在培育廉洁意识和行为准则。在中国,廉洁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因地制宜展开探索,重点领域与行业也在发力。当前,廉洁教育呈现全方位拓展态势,包括覆盖面延伸、着力点扩展、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手段创新、基础理论研究深化、辐射领域拓展和体制机制完善。

许庆琦以《中国智慧与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发言。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源于中华文明和文化传统,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融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理念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国家间合作发展;“天人合一”思想推动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基石保障社会稳定。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发展的经验总结,也蕴含全球治国理政智慧。

符锦以《以文化自信构筑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为题发言。他指出,中国之治以文化自信为根基,文化自信是国家治理成功的关键。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对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福布斯中国关注国家发展,在文化引领方面发挥作用。中国式现代化为文化自信提升提供宝贵契机,福布斯中国将继续秉持“全球视野、本土深度”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创新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张晓萌以《以“大党之治”引领“大国之治”——权力监督的中国经验》为题发言。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权力监督方面的四大经验:一是坚持党对权力监督的领导,健全党统一领导的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二是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通过法律法规和党规党纪规范权力行使;三是坚持自我监督与人民监督相结合,实现自律与他律的良性互动;四是坚持以强化权力监督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李南周以《现代治理中响应性与问责性之间的关系》为题发言。他指出,全球治理能力与要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形成治理差距,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通过加强治理能力来有效满足治理要求,避免治理差距,保障国家稳定与发展。他强调,在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响应性和问责性是关键原则,二者并非自动并存,需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兼顾需求,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依赖于这些努力的共同推进。

王义桅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为题发言。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再造中国,更是再造现代化本身,为未来再造世界提供新思路。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三大文明转型,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引领数字文明和生态文明时代,强调各国应走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福建校友圆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福建校友会副会长,福建华仁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福州仁达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唐青主持。7名校友结合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案例,分享了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在福建的生动实践,引发了现场热烈反响。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人大工委党组副书记、平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培树指出,建瓯是朱熹思想的发祥地,朱熹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仅简单恢复传统文化是不够的,还需在吸收和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福建理工大学自然资源制度和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姜志法从改革创新与法治思维方面,提出了地方政府应深刻理解“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在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更好抓落实。

南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戚斌指出,西方治理存在诸多缺陷,中国之治与中国式现代化更具优势,南平市在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方面做出了大量探索,是福建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宋美杰指出,福建文化精神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福文化”成为凝聚福建文化的重要载体,福建目前正通过“闽人系列”“四海传福”等活动讲好福建故事。

福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陈昕认为,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科学谋划“3820”战略工程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是市域范围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探索与生动实践。因此,福州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最早孕育地和实践地。

南平市委改革办副主任王君指出,福建南平在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与民生领域改革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南平特色的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地方的生动演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刘力锐、校办副主任季文伟、科研处副处长卜永光,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教授阮明环,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资源总监陈淑琼,津巴布韦执政党津民盟党属智库契特波思想政治学院教授助理奥斯汀·蒙胡奎·兹沃穆亚·奇里萨;建瓯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池清使,建瓯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周建芳,建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华,及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有关协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武夷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与福建省南平市合作创办的国际学术论坛品牌,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整体研究阐释中华五千年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关联,以宏阔视野、创新思维深度阐发中华文明思想精髓、价值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全球文明互鉴的“思想高地”。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学院联合主办,采用主论坛引领、四地分论坛协同的复合模式,校地联动实现南平市建阳区、武夷山市、建瓯市和浦城县‘一地一主题’,深度激活地方文化基因。来自中国、韩国、马来西亚、黎巴嫩、越南、津巴布韦、北马其顿、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中国新闻社、解放日报社、人民网、长安街知事等多家主流媒体积极报道此次论坛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