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 要闻 >
古韵今潮共生 “瓯耶”火爆“出圈”——建瓯“五一”文旅交出“人财两旺”答卷
2025-05-09 09:54:47  来源:建瓯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俊杰  

铁井栏—紫芝街、饕餮广场人潮涌动,万人酒令擂台排起长龙;“福建树”下用小程序扫码许愿的游客们攻占朋友圈,大喊“瓯耶”;身着宋式服装的NPC让你体验大型沉浸式穿越……好吃、好玩、好戏连台,“五一”假期的建瓯文旅,可谓火爆“出圈”。

“五一”期间,建瓯紧抓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和“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等大型活动举办后的流量,积极开展系列文旅活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统筹文旅服务保障,拓展文旅宣传营销,实现文旅市场“人财两旺”,建瓯文旅“瓯耶”火爆“出圈”:建瓯全市接待游客52.61万人次,估计游客旅游花费达4.19亿元,两项数据同比增幅均超74%,重点监测酒店客房出租率高达85.57%。

当下的建瓯,正以文化为轴、创意为轮,将历史积淀与时代脉搏深度融合,诠释着“古韵今潮”的城市魅力。

千年文脉铸就古韵今辉

“铁井栏-紫芝街的非遗文化展示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建瓯的历史文化这样丰富!”

“建瓯真是美食宝藏地!108道当地特色美食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下次还来!”

“AI机器人太有趣了,还可以和它进行趣味互动,在古街感受古今交融,这样的体验很新奇!”

……

这场文化盛宴的背后,是建瓯“把一个有体有形、有声有韵的千年古城还给人民”的匠心坚守。在建州古城景区,100多处传统风貌建筑经原真性修复,马头墙的砖雕纹样精确还原明清规制,让游客“转角遇见历史”成为可能。节日期间,“瓯耶”文旅盛宴在这里上演,景区热度持续高涨。

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的青石板上,李白仗剑行令、杨玉环霓裳劝酒组成了NPC巡游酒令队伍,美女不倒翁·醉拳挑战 、AI机器人互动、集酒令解锁建州限定盲盒、醉汉照相馆拍“醉”美大片等新玩法,将“建州酒令”非遗技艺化作可触摸的江湖体验;“建州古城”五一黄金周大秀每日上演“建州有戏”互动演艺,传统戏曲、民俗舞蹈、非遗绝活等轮番上演,各类COS大神互动,沉浸式体验千年建州繁华胜景。还举办了2025福建省全民健身大众“拳王争霸”赛暨建瓯市大众搏击拳击邀请赛,闽台180余名拳手巅峰对决,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力量之美。

与此同时,主打“千年建州·食全酒美”的“美食游”成为游客的热门之选。今年4月,央视一套美食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播出,节目高时长推介了豆浆粉、纳底等建瓯美食,“建州味道”的吸引力和火热度直线上涨。

在饕餮广场举办的第四届建瓯美食文化旅游节上,18个乡镇(街道)带来的108道美食齐聚一堂,既有肚丝鸡绒、纳底、板鸭、榛仔煨排骨、大肠炒光饼等“硬菜”,还有豆腐丸、包粿、扁肉、粉丸等特色小吃,让市民游客一站式品尝“一城百味”。

位于北辛街的林雄莺大肠粿和魏姐锅巴等店,早上八点便排起了百米长队。大肠粿常被调侃为“黑暗料理”,Q弹米粿和香脆大肠的奇妙CP令人啧啧称奇;而以米浆为基底的锅巴,煎至焦黄酥脆,裹上笋丝、萝卜丝、芋头丝等馅料,形成外脆内鲜的丰富口感。从浙江来的王先生一饱口福后直言:“建瓯美食堪称独一无二,不枉我排了这么久的队,值!”

创新传播推动文旅“出圈”

今年来,建瓯持续在非遗品牌建设、美食经济、数字化文旅等领域布局,原本散落的文化、山水等资源,开始通过官媒、短视频、直播和平台分发机制被激活、被看见、被热议。

借助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建瓯分会场活动、“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建瓯持续推出相关宣传。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频现建瓯身影:CCTV-13《朝闻天下》报道建瓯“五一”假期多彩活动;新华网开设“旅发大会‘看建州’”专题,系列报道总浏览量超3100万次;福建电视台刊发《品一城百味,览千年建州》《寻味建瓯宋氏点茶》《这个“五一”假期,来建瓯,一起瓯耶!》《一根草绳让活鱼锁鲜!探秘南平建瓯非遗弓鱼技艺》等,展现了建瓯文旅的独特魅力。

线上,建瓯紧紧抓住“流量密码”,发挥网络达人作用,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创作短视频,话题“#我本建州瓯耶”吸引网友参与讨论和分享,建瓯文旅全网曝光量破亿次。网络大V创作的《走进福建理学名城建瓯》《探秘福建宝藏古城建瓯》等作品占据抖音同城榜首,播放量达到1200万次,登上南平市文旅话题TOP1;建州古城开启三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约89.2万,千万粉丝大V博主献唱古城,“酿歌行”冲上全国直播百强榜,观看人数破100万;同时,积极通过抖音、小红书、入境短信、移动通讯视频彩铃等方式广宣传,“建州酒令”冲上泉州、漳州、龙岩等多个同城热榜前三,变“流量”为文旅发展“能量”。

这种创新不止于传播层面。“建州古城”小程序2.0版集成AR导览与步数捐赠功能,游客每行走千步可兑换非遗体验券;手绘地图升级指引更精准旅游产品升级、多主题路线景点有了语音智慧导览;在小程序还可以体验到“红包雨来袭 请接好!”,为游客送上美食节代金券+“建”面有礼文创。

建瓯,正让每块城砖都成为文化密码,让世界通过数字之眼看见她的千年风骨与当代心跳。

暖心服务提升游玩体验

——多元服务织就“暖心网”。建瓯市以《“五一”假日旅游8条暖心措施》为纲,构建全域文旅服务网络。全市11处“建州旅游服务点”覆盖高铁站、高速口及热门景区,107名返乡大学生化身“建州旅游小导游”,以多语种服务完成2.6万人次咨询,成为流动的城市文化名片;交通保障方面,建瓯至武夷山九曲高速点对点免费通行政策持续释放吸引力,假日期间创新推出公交增设+延时专线、24辆出租车全天候接驳;医疗护航体系同步升级,饕餮广场设立医疗驿站,累计服务游客诊疗150余人次,市属医院开通非本地游客急诊绿色通道,34例外地游客获优先救治。

——立体监管筑牢“安全线”。建瓯市采取“车巡+步巡+无人机巡”三维监管模式,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五一”黄金周旅游应急工作指挥部统筹10余个部门联动。黄金周期间累计排查涉旅场所300家次,出动执法力量1000余人次,23处安全隐患即时整改,13起投诉启动快速处置机制办结,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督促整改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古城街区、餐饮夜市等重点区域,市场监管局实施“舌尖安全”守护行动,网信办建立舆情监测专班,确保“舌尖安全”与网络空间双向净化。立体化监管体系下,建瓯文旅市场实现零重大事故、零负面舆情,让游客来了吃得开心、玩得尽兴、来了还想再来。

千年文脉聚一城,山海美食质一流。建瓯正以“让文化说话、让历史鲜活”的实践,书写着传统文化现代转译的鲜活样本。这座曾孕育福建最早文明曙光的古城,在文旅融合的时代命题中,给出了独具建州智慧的答案。(叶秋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