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建瓯新闻
薪火相传 绽放异彩——关注建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15-06-16 11:11:10 庄明帆 来源:建州报  责任编辑:admin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建瓯是福建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独特的区域个性,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建瓯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建瓯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建瓯人的精神文化血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日前,记者来到市文化馆,就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进行采访。

 

盘点建瓯非遗家底

    市文化馆馆长刘曙明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上级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我市文化工作者们坚持“全面性、真实性”的原则,通过以点带面、以专题带一般等多种形式,对全市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摸清了它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这些项目涵盖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医药等17个门类100多个种类。共发现非遗线索4994条,其中已经做了细致调查并制作填表的有807条。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从2005年开始,刘曙明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零起步,10年来,在立项申报工作方面成果显著:现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个(中幡·建瓯挑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个(建瓯唱曲子、弓鱼技艺、北苑茶);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个(太保信仰、光饼制作技艺、金银器加工);建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7个,包括建瓯方言、万木林系列传说、建瓯舟歌、建瓯版画、建瓯根雕、金圃水仙茶制作技艺、闽笋制作技艺、建瓯板鸭制作技艺、建瓯光饼制作技艺、冬笋挖底制作技艺、茶神祭祀仪式、中秋送灯习俗等。截止2014年12月,建瓯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名,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包括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瓯挑幡”代表性传承人祝石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瓯唱曲子”代表性传承人陈德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北苑茶)”代表性传承人刘成龙等。此外,建瓯近年来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版画之乡、中国根雕之都等称号,这对于建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弘扬、发展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文化部门以“文化遗产日”、“建瓯集萃”展馆、“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建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为契机,向广大群众开展各类让人印象深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真正做到深入群众,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些年,更多人开始关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我们在普查和宣传的时候,大多数群众都表现得积极主动。”市文化馆副馆长赵小红说。

 

不断加大保护传承力度

    为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我市2011年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立了非遗专家委员会和专家指导组,这个机构目前和市文化馆合署办公。刘曙明告诉记者,现在保存非遗资料,主要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资料库,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同时,也建立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积极做好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上,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其开展带徒授艺等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收集整理统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瓯卷》、2009年编辑出版《建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2012年编辑出版《建瓯文史资料·建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书籍,对建瓯的非遗进行了系统的编辑整理。“这些年,我们也注重通过文艺创作的形式,来表现我市的非遗特色。”赵小红说,这些形式包括方言说唱、舞蹈和歌曲等形式,不断加大宣传和保护的力度。
    近年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扶助资金逐年提升,其中,国家级传承人扶助金已增加到每年10000元,省级传承人扶助金增加到每年3000元。“这块的扶助资金对非遗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刘曙明说,市文化部门组织人员每年对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考核,传承人汇报传习工作开展情况并经考核合格后发放传习经费。同时,文化部门还不断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对传承人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宣传非遗保护政策和传承工作要求,由优秀传承人介绍经验、相互交流,提升传承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其社会责任心,提高艺术素养,为我市非遗的深度保护奠定基础。市文广新局、市非遗中心还多方想办法,帮助传承人拓宽非遗市场,提高传承人收入水平,为传承人分忧解难。这些年,在芝山中心小学举办挑幡培训班就是培养非遗传承人的一个例证。

 

非遗保护传承的现实困境

    刘曙明馆长告诉记者,建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南平市十个县市当中是名列前茅的,总体而论,在建瓯的非遗留存中,一定数量的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生礼俗、节庆礼俗、传统医药等非遗项目保留得相当完整。比如太保爷信仰等,在民间根深蒂固,甚至有香火愈来愈旺之势。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处在逐渐消亡的过程,特别是在生产技艺方面,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像捎排放木、做棕衣、编经篮、打锡壶、制圆木、造廊桥等等,已难重现。其他如民间曲艺“唱曲子”,属于瞽曲,执艺者皆为盲人。目前建瓯境内会此技能的寥寥可数,且都年事已高,尽管全年偶有表演,但观众、听众皆为耄耊。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以及老一辈传承艺人的逐渐离去而造成的青黄不接的情况,是非遗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挑幡的传承也面临尴尬的局面。”赵小红说,虽然在芝山中心小学开设培训班,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小朋友愿意加入,一方面是怕吃苦,一方面学不了多久就面临小学毕业,毕业之后,“这些孩子就没有继续学习挑幡了。”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