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 建瓯新闻 >
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开街
2023-05-15 17:15:34 杨建辉 池雪喻 方正 来源: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庄明帆  

428日上午,最具建州风貌、建宁府格局的历史文化街区——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美丽绽放,如期开街。这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重塑建瓯历史文化风貌、培育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新增长极的又一力举,为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迈出坚实的一步。

省住建厅风貌办主任黄敏敏、福建工程院教授、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所所长严龙华,市长吴伟等市领导嘉宾共同为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开街揭牌,并参观了文化街区。

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建瓯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积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建瓯人民难以割舍的历史记忆。对其修缮提升,是建瓯市市委、市政府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既是一项群众所需所盼的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寻根寻魂的文脉工程。

去年8月,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4.7亿元,涉及范围 16.1万平方米。作为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要件之一,该项目在6个月内完成了可研报告编制并通过评审;9个月内完成项目“EPCO”一体化工程招标,成功对接多家国内前沿的设计、施工和运营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资金融资到位,为项目征迁及建设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在11个月内实现首个项目开工,创造了项目开发的“建瓯速度”。在讲究速度的同时,项目坚决杜绝“复制粘贴”,将守旧与创新两部马车并驾齐驱,秉持对古建筑的尊崇,还原各时期的建筑风貌,使之重现应有的恢弘古朴,同时结合时代需要赋予建筑空间新的历史使命。

如今漫步在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中,映入眼帘的是青砖墙、木栅窗、石板路,具有地方特色的马头墙、马鞍墙,栩栩如生的木雕、砖雕,都在细细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展现出古街独特韵味。这个留住每一个建瓯人的乡愁记忆的历史文化街区正徐徐展开时光赋予她的精美画卷,邀请八方游客共同对话千年记忆,共续千年繁华。

市民及游客感叹,当年我们经常从这条路走过,整个街区风貌的重新修复,让我们感觉到这条街很有厚重的历史感,感受到千年建州的古风貌,也让建瓯老百姓享受到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变化相当大!现在是一个“三坊七巷”的风貌,整个环境优美。人文也改变了,小巷里面的一切让人赏心悦目。曾经的历史,曾经的辉煌,现在恢复原貌了。

一砖一瓦讲述历史,一石一木承载乡愁。焕然一新的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底色和独特的古城肌理,使城市记忆和历史文脉得到的更好赓续。据了解,下一步我市还将持续以多维度的业态和高标准的运营,通过塑造城市IP,应用科技手段形成爆点,将这条历史街区打造成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创新开发于一体的城市人文会客厅和文化旅游新名片。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