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6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潘园园 黄小英 通讯员 林素真)农机一响,种地不慌。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在漳浦县赤湖镇山油村,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场农机新机具现场演示会举行,吸引了众多农机大户、蔬菜种植大户等围观。 漳浦县是中国春季大葱的主产区,全县大葱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年产量超过15万吨,保鲜大葱出口量约占全国的45%,其中赤湖镇的大葱种植面积约为3万亩。 在这场名为漳州市蔬菜(大葱)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的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各类新机具,对土地进行耕整、起垄后,一条条笔直的沟垄便整齐地呈现在眼前。 与此同时,载有葱苗的移栽车在田垄间缓缓前行,一株株葱苗被精准地植入土中。引入这种移栽车后,两人一天可移栽10亩大葱,相较于纯人工每人每天可移栽1亩,效率提升了4~5倍。 漳州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黄英龙介绍,本次演示的是蜂窝纸袋播种育苗技术。这种技术简单、高效、成本低,采用可降解蜂窝纸袋,在避免土地污染危害的同时,还节省了回收残膜的人力成本。 “眼下,大葱生产过程中的耕整、起垄、植保和灌溉管理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移栽和采收仍是薄弱环节。”黄英龙表示,传统方式不仅人工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采用新技术、新机具,能够有效破解困境,为农业生产注入新动能。 为此,去年底,漳州市农机部门从山东省引进了手拖式蔬菜移栽机、履带式大葱联合收获机等新机具。“漳州属于丘陵山区地带,山高路陡田块小,比较适合微型机具。”黄英龙说,他们对引进的新机具进行改良,使其更适用于漳浦的大葱生产。 在大葱收获环节的演示中,履带式大葱联合收获机在葱地里来回作业,一根根大葱经过挖掘、松土、夹持输送等工序,被整齐地送入传送带,并实现自动收集和有序铺放。 山东春沃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宁介绍,这款大葱联合收获机采用履带式结构,可适应多种地形条件,每小时可收获2~3亩大葱,油耗仅为3升。将人工成本从原来的每亩700~900元,降低至每亩300~400元,降幅超过50%,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据悉,蔬菜产业是漳州市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2024年,漳州市蔬菜生产播种面积达140万亩,总产量高达269万吨,蔬菜出口位列全省前列。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