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石乡,活跃着这样一支特别的宣讲队——他们操着地道的乡音,手持红绸快板,用充满韵律的说唱艺术,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乡村振兴故事娓娓道来。这种“理论+文艺”的宣讲模式,让政策宣传既有“土味道”又有“新味道”。 竹板声声脆,乡音句句亲。在外洋村,宣讲员们穿梭在百年吊脚楼与盛世长廊间,手持红绸快板边演边讲——既讲透“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等政策要点,又细数川石乡的发展蓝图、外洋村的特色资源,将政策“书面语”化作带着泥土香的顺口溜,让理论宣讲既有“党味”又有“乡味”。 这样的“土味”宣讲接地气又聚人心。宣讲员们真正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了群众的心坎里,用“乡音”传“党音”,让群众坐得下、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推动党的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刘泽凯 池雪喻 张晓可)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