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 建瓯新闻 >
劳模风采 | 朱锐敏:从教坛耕耘者到文脉守护人
2025-04-24 11:01:12  来源: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开栏语

鲜花为劳动者绽放,赞歌为奋斗者奏响。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建瓯市总工会与建瓯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专栏《劳模风采》,向每一位用双手托举幸福的劳动者致敬!

他们,是扎根一线的工匠,是创新突破的行业先锋,是默默奉献的基层榜样;他们以汗水浇灌梦想,以实干铸就辉煌,用平凡书写不凡。本栏目将带您走进劳模的故事,聆听奋斗的足音,感受“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

今天的《劳模风采》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建瓯一中退休教师、福建省先进工作者朱锐敏,他从教坛耕耘者到文脉守护人,走过了四十余年的坚守与奔走,让朱子理学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更是“千年建州·理学名城”的坚定守望者。

记者采访时,朱锐敏老师正在“三朱”建筑群义务讲解,为来宾讲解朱子理学的活化和保护利用情况,讲解朱子理学的传承和发展情况。

退休后,义务讲解、传扬朱子理学成为朱锐敏老师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朱熹的直系后裔,朱锐敏从学生到老师,从讲堂到理学遗址遗存,从未离开过朱子文化传承之路。从80年代参加祭扫朱熹墓活动,到2000年后朱子文化资源探析、撰写关于修复建瓯朱子文化遗产的建议等,到2010年后条件逐渐成熟逐步实施朱子文化的保护,朱锐敏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出谋献策、提供服务。

退休后,朱锐敏老师全身心投入朱子文化遗存的保护及朱子文化的传承中去,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千年建州 理学名城”的发展定位,不仅推动文物保护与修缮,更参与策划祭祀典礼、撰写文献资料、接待海内外宗亲学者,成为连接古今中外朱子文化的沟通桥梁。

建州朱子文化促进会成立,朱锐敏老师又担任首届会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广泛联谊海内外的朱子后人、社会贤达共同参与到朱子文化的建设和保护中来。在他的推动下,《建州朱子文化》电子期刊已出版十期,设有“文化论坛”“史遗探寻”“文艺庭园”“协会动态”等栏目,成为会员之间交流、社会了解朱子文化的重要平台。

2023年,促进会在建瓯市慈善总会专门设立“朱子文化建设专项慈善基金”,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募资,目前已累计筹集善款超过130万元,用于五经博士府、朱文公祠等的保护与完善。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做靓一座城,“千年建州 理学名城”建设如火如荼进行。朱锐敏老师对理学名城的建设充满期待,希望理学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建瓯进一步的挖掘传扬,让理学能够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黄明富 金光宇 余易坤)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