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魅力建瓯> 本土文化
小议闽北方言建瓯话的三大特色
2017-11-27 14:54:37  来源:建瓯市政府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一、建瓯话带有浓重的古汉语风味

建瓯话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有兴趣考究建瓯话渊源的人最终会发现,建瓯话的原型根源于古老的中州大地(即现在的河南省一带)。建瓯话是在大量吸收了丰富的古汉语营养的基础上,沿着自身独特的地方乡土道路及方向,逐渐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至今,在建瓯话里面还保存着不少古汉语的语音和词汇原形,尤其是在一些主要的日常生活用语的称谓上。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同时也是天天都无法离开的“锅”,建瓯人时至今日还仍然将它称作“鼎”。显而易见,“鼎”比“锅”,无论是在产生的渊源上,还是在口语的称谓上,都要来得古朴、典雅和气派。这个事例,同时也执著地显示和散发了建瓯话所包含的丝丝缕缕古色古香、古姿古貌的幽幽而迷人的芬芳!因为众所周知,“鼎”是属于三四千年前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产物;而“锅”的出现,就比“鼎”要迟得太多了。由此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建瓯话的源远流长。

类似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另一件同样也是天天无法离开的物品“衣服”,在建瓯话里至今仍然一直被执著地称作“衣裳”。尽管现在的建瓯男子早已不穿裙子了,然而建瓯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将“穿衣服”叫着“穿衣裳”。这一现象,也显而易见地揭示着与前述同样的一个话题,那就是中国历史上先有“衣裳”,后有“衣服”;而这些顽强地保留下来的古老的语音习惯,仿佛在缠绵不尽地向后人们诉说着建瓯话的渊远流长。

下面,我想再另外单独地罗列一些类似的典型例证,以资查证。不然的话,我担心有些人会认为我只是拣了一二个偶然而特殊的现象在这里小题大作、故弄玄虚。这冤枉了我一个人不打紧,打紧的是不要因此而湮灭了建瓯话千古悠悠、灼灼迷人的瑰丽丰采!

[典型例证]:

①“筷子”——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箸”;

②“洗澡”——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洗浴”;

③“蜂窝”——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蜂巢”;

④“去玩”——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去嬉”;

⑤“皮鞋”——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皮靴”;

⑥“笋干”——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笋脯”;

至此我们可以这么自豪地说:“古朴、自然、雍容、典雅”,乃是建瓯话的一大特色!

二、建瓯话说白:雅、贴、精、深,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建瓯话的另一个特色是在说白上即雅致妥帖;又精辟深刻,不少的白话还富有相当强的表现力——让人在三言两语中便得到启发,领教话中三味,受益万千!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建瓯话在对第三人称的叫法上至今仍然保留着颇令人震惊的古典格式:“渠”!请大家特别注意,建瓯人在第三人称的叫法上没有使用“他”字的传统习惯,“他”字在建瓯话的辞海里基本上被抛弃了。

再有,建瓯话在表达自己的态度时,往往不用“我说”,而是采用“我曰”。 “我说”和“我曰”,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后者显然比前者要来得雅致和庄重得多,而前者则显得比较的庸常和随便。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建瓯话在对怀孕的称呼上更显示出了其语言的无限美感和巨大的魅力。建瓯话绝对不会直接地把“怀孕”叫作“怀孕”或者“怀胎”,而是绝妙地称之为“有身”!“胎”字只用于表达生育的次数,比方说:“第一胎”、“第二胎”;而“孕”字则只用于对孕妇相关物品的称呼上,比方说:“孕房”、“孕床”等。

由此可见,建瓯话在具体使用上对不同对象的称谓是相当考究的。

这方面的典型事例还表现在对地名的称呼上。

比如,建瓯话将墟与墟的连接地段都称为“街”——东游街、小松街;而将街与街的交叉点则将为“头”——南街头、小街头;又将水流的汇合处称为“口”——东溪口、房村口;而将山道的要塞称为“关”——分水关、杉关等等。

建瓯话毕竟是经历了几千多年的凝炼和氤氲而诞生的产物。可以说,建瓯话是成熟老辣、深邃奥妙和充满自身独魅力的方言。

当然,对建瓯话的品评和鉴赏中我们将会进一步发现,建瓯话最值得赞叹的还应当是它没有全盘地接受外界纷繁杂芜的种种因素的影响,最终顽强地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乡土芳香和气息!正是这缕缕的乡土芳香和气息,包含了几多雅致、几多贴切、几多精辟、几多独到和几多奥妙无穷的表现力!

在此,我想特别地列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建瓯话谚语或俗语,选录于后,供朋友们细细地品评和赏析。因为,只有当你完全沉浸于建瓯话浓浓的地方文化的氛围之中时,你才有可能切实地体味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和自然而然地滋长出来的深深乡情!

[典型例证]:

——“长途没轻担”;

——“站客难留”;

——“老实会偷佛”;

——“贪心不足蛇吞象”;

——“落雨防天晴”;

——“上半夜的财主,下半夜的乞丐”;

——“看菜吃饭,看风放船”;

——“小鼎菜,大鼎饭”;

——“不怕犯天条,就怕犯众怒”;

——“坐的不知站的,站的不知驮的”;

——“好男不要祖家业,好女不要陪嫁衣”;

——“好男不要祖家业,好女不要陪嫁衣”;

——“有死罪,没饿罪”;

——“事事通,百事空”;

——“功夫学到手,泻痢拉不掉”;

——“孩子莫惹,乞丐莫施”;

——“痴人有痴福,没一个痴人躺庙角”;

——“好汉不赚六月钱”;

——“没钱没米跺脚乐”;

——“姻缘到,眼睛瞎”;

——“运气到,门扇挡不住”。

三、建瓯话具有自己独特的语音风格

建瓯话的语音别具一格。建瓯话之所以成为建瓯话,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它自有一套别具一格的语音特色。

如果要用几个字最精炼地高度概括和归纳一下建瓯话语音特色的话,我以为它就是:深沉醇厚、温文尔雅。

在建瓯话的语音中,有一个相当奇特的现象,我觉得在这里值得特别一谈,那就是:一些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单音节的字,在建瓯话里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双音节。其结果是直接为建瓯话的语音风格增添了说不尽的灵性、活力和动感!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来说吧。

比如,描述鱼儿的蹦蹦跳跳的“蹦”字,在建瓯话里被自然地读作[bēng—lēng]。这里请特别注意,我们知道,“蹦”字在汉语普通话里是单音节的;但它在建瓯话里则摇身一变,成了双音节了。其中,第一个音节[bēng]基本上保持不变,第二个音节韵母仍未改变,只是声母由“b”有规则地变成“L”,形成了[lēng]音节。两个音节的音调均为轻平声,拼读起来相当的形象和逼真,极富有动感、活力和灵性,把鱼儿乱蹦乱跳的情状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bēng—lēng],请你试着再拼读几次,你一定会由衷地拍手大叫高声赞叹:“真是太绝了!”

下面,不妨为朋友们开出一连串类似的典型例证,好让朋友们有气氛倘徉其间,尽情尽意尽兴地品味一番家乡话的无限魅力。

[典型例证]:

①近视的“近”:建瓯话读作[cī—lī];

②捆缚的“缚”:建瓯话读作[bū—lū];

③凹凸的“凸”:建瓯话读作[tū—lū];

④蓬松的“蓬”:建瓯话读作[pōng—lōng];

⑤弯弓的“弓”:建瓯话读作[gōng—lōng];

⑥躲藏的“躲”:建瓯话读作[dū—lū];

⑦撕扯的“撕”:建瓯话读作[sī—lī];

⑧翻滚的“翻”:建瓯话读作[fān—lān];

⑨翘首的“翘”:建瓯话读作[kiāo—liāo];

⑩塌陷的“塌”:建瓯话读作[tā—lā];

从上述一连串的典型例证中,我们不难发现,建瓯话在自身的读音上往往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我想试就建瓯话民普通话之间在读音转变上存在的某些基本规则探寻出一个大致的梗概来。

首先,让我们来探寻一下建瓯话和普通话在韵母的读音上是怎么相互转化的。

请看下面的几则比较典型的事例:

例(一):“i”至“uei”的转变。

(前者为普通话的发音,后者为建瓯话的发音。下同)

奇[ qí]—奇[ guèi];

寄[ jì]—寄[ guēi];

气[ qì]—气[ guéi]。

例(二):“i”至“io”的转变。

席[ xí]—席[ xiō];

尺[ chǐ]—尺[ qió];

拾[ shí]—拾[ sió]。

例(三):“e”至“uo”的转变。

鹤[ hè]—鹤[ huó];

乐[ lè]—乐[ luó];

哥[ gē]—哥[ guō];

贺[ hè]—合[ huō]。

例(四):“ɑng”至“ong”的转变。

帐[ zhàng]—帐[ diōng];

强[ qiáng]—强[ giǒng];

床[ chuáng]—床[ chuōng];

庄[ zhuāng]—庄[ zhuōng];

壮[ zhuàng]—壮[ zhuōng]。

其次,让我们来探寻一下建瓯话和普通话在声母的读音上是怎么相互转化的。

请看下面的几则比较典型的事例:

例(一):“L”至“S”的转变。

雷[ léi]—雷[ suō];

芦[ lú]—芦[ sū];

螺[ luó]—螺[ suō];

留[ liú]—留[ sē]。

例(二):“f”至“ h”的转变。

法[ fǎ]—法[ huá];

贩[ fàn]—贩[ huāng];

佛[ fó]—佛[ huō];

凤[ fèng]—凤[ huōng];

奋[ fèn]—奋[huōng]。

例(三):“c”至“d” 的转变。

茶[ chá]—茶[ diā];

绸[ chóu]—绸[ dūi];

朝[ cháo]—朝[ diǎo];

尘[ chǎng]—尘[ diēng];

场[ chǎng]—场[ diǒng]。

第三,让我们来看看建瓯话在声调上与普通话相比具有什么自身的风格和特色。

建瓯话的声调,从上述所列举的不少事例里面我们略加一点对照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原来在普通话里为仄声的,到了建瓯话里常常转变成了轻平声;而原来在普通话里为轻平声的,到了建瓯话里又基本上保持不变,仍为轻平声。这就从根本上奠定了建瓯话在声调上以轻平为主导的格局,最终进一步促成了建瓯话语音的深沉醇厚。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点,建瓯话内在的风情和妙趣是任何人都无法用笔墨所能抒发殆尽的。如果把建瓯话比作一片汪洋大海,那么我的这点见解只能算是海里的一朵浪花而已。

最后,让我用下面的这句话权且结束我的不尽心曲:

“我爱建瓯,我爱建瓯话!”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