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魅力建瓯> 风采展示
闽源文化广场
2017-11-20 10:35:13  来源:建瓯市政府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下面,特将闽源文化广场五大浮雕景墙文字,总括介绍如下:

一、中央景墙部分

1、中央景墙左侧

【闽越王·无诸建行宫】无诸(约生于战国时期,卒于汉初),汉闽越王,姓驺氏,为越王勾践后裔。越国解体后,无诸移居闽地,成为闽越王,并在今建瓯水南覆船山下建无诸行宫。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西晋末期永嘉年间,中原地区战乱,汉族臣民纷纷南迁,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首次大规模南迁。“衣冠”意即文明,“衣冠南渡”即为中原文明南迁。自永嘉二年(308年)起,中原汉人开始大规模迁徙闽地。入闽的主要有八姓: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建瓯是北人入闽的首站聚居地。

2、中央景墙中间

【名称】闽国故都 八闽首府

建瓯历史悠久,素有“闽国故都,八闽首府”之称,是一座有一千八百多年建县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时立建安县,是闽境最早建立的四县之一。三国时置建安郡,统辖全闽;唐初设建州,“福建”就是从福州、建州各取首字得名;五代时,建州一度为闽国之都;宋时升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民国二年(1913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建瓯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历史上曾是闽北乃至福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印章】“绿色金库”、“金瓯宝地”、 “竹海粮仓”、“酒城笋都”。

3、中央景墙右侧

【“全城众母”练氏夫人】练氏夫人(873-952年),唐末五代闽国西北行营招讨使章仔钧之妻。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练氏夫人迁居建州(今建瓯)城。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王延政在建州称帝,改年号为“天德”;天德三年,南唐派军队进攻建州,城破,拟屠城三日。练氏夫人以旧恩大义感化了南唐将领放弃屠城,保全了城池,百姓免受杀戮,被奉为“全城众母”。

【五凤楼】五代十国时期,闽主王审知之子王延政于后晋天福八年(943年)据建州称帝,将东汉建安元年(196年)设置的建安县的南城门城楼改建为“五凤楼”,民间俗称谯楼、鼓楼。五凤楼多次重建,最近一次重建是2004年,采用明清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极富古城风韵。五凤楼矗立于人民路北端,是建瓯市悠久历史的标志和见证。

【“芝城”名称由来】建瓯城简称芝城,源自唐代建州城南云际山发现灵芝发光缘故。灵芝自古被视为百草之圣,且见发光,州人视为祥瑞,故称州城为芝城。

【谢宫锦作《瑞芝赋》】明代晚期,邑人谢宫锦携名士游城南云际山铁狮峰,晚从西侧归,见“有草如萤,灼然光明”,俯看,原是一片灵芝;“采实食之,香气芬烈。”故作赋曰:“喜躬逢兮明瑞,惭无德兮翼君。托微情兮类司马,迨今时兮效绸缪。”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