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行走在建瓯山水间,看到的是项目建设工地人头攒动的景象,大型机械铺路架桥的场面,建州大桥、闽北电商快递分拨中心2号仓库、建安书院等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显现出建瓯社会经济跨越发展美好前景。2023年,建瓯市抢抓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机遇,紧扣绿色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站高谋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批批改善民生促进县域经济腾飞的重点项目正强力推进,储备潜能、集聚后劲,为建瓯实现追赶超越装上了腾飞的“绿色新引擎”。 争分夺秒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连日来,在理学片区保护与活化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对屋顶瓷砖的铺设与木构细节的修缮,各项工序都有序展开,面积约29550平方米的片区已初具雏形。高峰期时,这里每天有近400多名工人进场施工。 “春节前,文化设施用地中的五经博士府、朱文公祠可实现基本完工,商业片区主体结构封顶。”理学片区项目负责人檀健斌介绍道。 该项目是建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锚定“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定位,建瓯谋划了包括“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理学片区在内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项目12个,总投资48.5亿元,涉及范围117.3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实施项目7个、总投资41.8亿元。 去年10月,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迎客。作为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要件之一,该项目在6个月内完成了可研报告编制并通过评审,共策划生成12个子项目,投资约19.18亿元;9个月内完成项目“EPC十O”一体化工程招标,成功对接多家国内前沿的设计、施工和运营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融资到位资金17.55亿元,为项目征迁及建设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在11个月内实现首个项目开工,创造了项目开发的“建瓯速度”。 靶向瞄准 项目招商储备潜能 2023年9月8日,建瓯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厦门参加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开展招商工作;10月11日,市委书记周靖带队赴上海开展“一把手”招商活动,实地走访考察意向投资重点企业,深入对接“福酒”发展有关工作…… “作为山区县,国家投资有限,产业项目建设资金从哪里来?主要还是靠招商引进外来资金推动。”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郑群福说。 去年来,建瓯落实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从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入手,强化“一把手”招商意识,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催生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动能。 走进嘉吉饲料(南平)有限公司现代化车间,只见自动化生产线上一片繁忙。中控室里,隐形的“数据流”正持续流转,成为贯通企业生产经营的“血脉”。 这是嘉吉中国设计产能最大的饲料加工厂,每年可生产饲料30万吨,产值约12亿元。这个总投资2.75亿元的建嘉畜禽饲料及动物保健品生产项目是省重点项目,通过“一把手”招商引入建瓯,实现了建瓯养殖行业饲料零的突破。而且,该项目在提升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能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不仅满足周边村民就业需求,还能吸引外地人才来建瓯。 2023年,建瓯市通过“一把手”招商、“圣象系”招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总投资77亿元;新增“一把手”项目39个,入库专项债项目70个,争取专项债资金27.1亿元,上级补助资金23.5亿元,均居南平首位。 主攻优势 特色产业齐头并进 笋竹产业量质同升,出台《加快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开工建设3个竹材初级加工园区,打造16个竹材物理分解点;成立省笋竹集团,美新科技、美和家居、七贡食品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君韵竹木等13个笋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获全省首张竹木地板产品碳足迹认证;承办首届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入选省2024年度竹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县,获评“中国笋竹之都”。 酒产业势头强劲,建立高粱增产增效示范片1500亩,福酒产业园开工建设,中华福酱文博园、双龙戏珠白酒扩建项目有序推进;举办第二届福酒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建瓯产区酿酒微生态特征报告》,“福酱”入选“9·8”厦洽会指定礼宾用酒,酒业实现税收再翻番,获评“中国山海酱酒之城”。 茶产业深度融合,设立北苑贡茶文化研究院,举办首届北苑贡茶文化节,《北苑御焙遗址文物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制定北苑贡茶(乌龙茶)等系列团体标准7项;谋划14个、总投资15亿元北苑复兴项目,打造9个全竹茶空间,完成全球首款点茶机研发,全国首个茶文化民宿集群“大地指纹”项目开工建设。 物流产业稳步增长,编制《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好运联联东南区域总部项目开工建设,中通冷链、韵达快运南平分拨中心落户建瓯,徐墩、南雅等7个乡镇开展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新增国家3A级物流企业3家。 回顾旧岁,一个个重点项目有序开工的局面,是近年来建瓯高起点定位、高质效推进,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的“水到渠成”;展望新年,建瓯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向北主动融入“环带”建设,向南积极对接福州都市圈,奋力打造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示范区,走出一条具有建瓯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