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尹荔 实习生 黄心媛 林萌) 由省文联指导、省文旅厅支持的“戏聚武平”2025客家戏剧周暨闽粤赣民营剧团交流演出活动,3日在武平县拉开帷幕。连日来,来自闽粤赣桂台的26家剧团在武平贡献连台好戏,客家戏剧联盟也同期开展为期一周的众多活动。 从4日到6日,在武平县百家大院、兴贤坊梨园、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广场等地,闽西汉剧、广东汉剧激情上演,杂技、木偶戏轮番献技,山歌戏、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各展魅力,更有上党梆子、客家歌舞、花朝戏、三角戏等惊艳登场,台湾红瓦民族舞蹈团、台湾爱心艺术舞蹈团也跨越海峡倾情参演。江西和广东展演日中,各式采茶戏尽显赣地风情,木偶小戏、客家山歌剧等演出展现粤韵悠长。 4日,福建省中青年戏剧人才培训班在武平开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柳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原所长宋宝珍,广西彩调剧表演艺术家龙倩等专家现场开讲。培训班结合省文联“会员回家月”活动,旨在提升我省中青年戏剧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表演水平,将持续至8日。 省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余守英说,本次客家戏剧周旨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通过展示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不断探索戏剧发展新模式,加强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理论及实践研究,促进客家戏剧联盟县的资源共享。 据了解,客家戏剧联盟成立于2017年1月,由武平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牵头组建,迄今已吸引了57个成员单位加入,成员单位遍布闽粤赣桂台。联盟以保护客家戏剧为根本,以振兴戏剧艺术、建立客家戏剧合作的机制和平台为目标,对客家戏剧的弘扬、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性实践。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