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河田书香润心:图书馆里人未散
2025-08-21 09:10: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东南网8月2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陈炳林)

盛夏的长汀县河田镇柳前街绿树成荫,众商铺传出的吆喝声与谈笑声交织成热闹的市井图画。近日,绿柳扶风中,投入超百万元建设的河田镇图书馆静静矗立,上下三层65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120余个座席错落分布,近1.15万册藏书涵盖海洋科普、文学经典、地方文史等领域,大人与孩童都能在此找到感兴趣的读物。

该图书馆是河田镇首个完成提档升级的乡镇公益图书馆,馆内动静分区清晰,电子服务设备与数字资源一应俱全,是长汀县、镇协同搭建的文化新骨架的重要支点。

“从选址到布局,县文体旅游局和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了不下10次。”图书馆负责人说,建设期间县级部门多次派人深入现场,围绕藏书分类、空间规划、设施配套等关键环节提供指导,推动这座乡镇图书馆实现“高起点开局”。

如今,河田镇图书馆已融入长汀县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长汀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曹木生介绍说,目前长汀已建成18个镇级图书分馆、8个村级分馆及300余个基层流通点,藏书均超3000册,目标是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让书香飘进每个村落。

建得好更要用得好,乡村阅读热起来,既要硬件设施来支撑,还要多元活动来激活。

“每周三的亲子绘本课,孩子早就盼着了!”村民俞秀英的话道出了图书馆的人气“密码”。在河田镇图书馆,读书会、作家讲座定期举办,“阅读惠农”培训让新农人学会利用数字资源,全年无休的开放模式更让它成为村民口中的“精神文化便利店”,年均服务读者超5万人次。

省级非遗长汀公嫲吹代表性传承人丘学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他带着民间歌谣与故事走进图书馆,结合馆藏书籍为村民细说传统美德,“把老祖宗的智慧与新书里的道理结合起来,大家听得进去,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活力”。不少村民表示,关掉手机短视频走进图书馆,不仅阅读量增加了,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书友,精神生活愈发充实。

在河田镇,图书馆的意义早已超越“借书处”的范畴。它是孩子们放学后和寒暑假的自习室,也是老人读报下棋的休闲角,更是村民学习农技知识、探讨乡村发展的“议事厅”。村民陈炎福说:“以前农闲时大家就爱凑堆打牌,现在图书馆成了新去处,聊的是乡村变化,议的是增收点子。”

好似一座矗立在乡间的文化灯塔,河田镇图书馆正以缕缕书香涵养镇村的文明气质。曹木生说,希望这座公益图书馆成为支点,撬动河田镇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让千年汀州的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