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日内瓦9月16日电(记者王露)9月16日是《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缔结40周年暨2025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世界气象组织当天发布《世界气象组织臭氧公报》指出,2024年观测到的臭氧消耗水平较低,地球的保护性臭氧层正在恢复,并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恢复。 《臭氧公报》说,2024年,南极臭氧空洞深度低于1990-2020年的平均水平,面积也小于2020-2023年间的水平。其中部分原因在于自然发生的大气因素导致的逐年波动。然而,长期的积极趋势反映了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的成功。 《维也纳公约》承认平流层臭氧耗竭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并为动员臭氧研究、系统观测和科学评估方面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框架。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致辞中表示,40年前,各国在科学指导、团结行动下,携手迈出了保护臭氧层的第一步。《维也纳公约》及其《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已成为多边(行动)成功的里程碑。今天,臭氧层正在愈合。这一成就说明,当各国关注科学的警告时,保护臭氧层方面的进步是可能实现的。 公报指出,迄今为止,《蒙特利尔议定书》已使超过99%的受限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被淘汰,这些物质曾用于空调、消防泡沫、发胶等。因此,臭氧层有望在本世纪中叶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从而显著降低因过度紫外线照射而导致的皮肤癌、白内障和生态系统损害的风险。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表示,今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主题是“从科学走向全球行动”,这呼应了世界气象组织成立75周年的口号“科学促行动”。世界气象组织对臭氧层的科学研究可追溯到几十年前。它建立在信任、国际合作和对自由数据交换的承诺之上——这些都是达成世界上最成功环境协议的基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