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市建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正式获批,对地名 保护工作也从"经验驱动"迈向"法治引领"的新阶段。作为地名文化保护与申报工作的主力军,建瓯市民政局迅速响应,以条例为纲、以行动为笔,将法规条文转化为一线保护实践,通过系统性地名保护行动,为建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汇聚力量,彰显民政部门的使命担当。
近日,建瓯市地名展示中心正式建成,市民政局特地邀请了福建省知名媒体团队对地名展示中心进行视频拍摄,准备通过各类媒介平台广泛宣传,提高大家对建瓯地名的认知与了解。 市民政局局长吴章中说:“中心包含了建瓯市行政区划图、建瓯历史建置沿革图、建瓯城市地名的演变轨迹,还包含了18个乡镇街道、9个中国传统村落、8个红色老区村的地名由来,以及地名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地名文化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展示中心的建成为我市地名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活化搭建了实体平台。民政局在此基础上,同步推进多维度地名工作助力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市民政局局长吴章中说:“我们将历史底蕴融入到地名的命名,完成了城乡57条道路和大桥、3个社区的命名和更名工作,一个个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名字成为了我们今天道路和桥梁的名称;我们还联合市委网信办策划拍摄了3条地名宣传视频,其中《建瓯地名故事之:千年建州 理学名城——建瓯》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我们还完成了城区279面地名标志更新更换,34面交通指示牌,60多面主题灯箱申名宣传标语制作,还设立了水西大桥历史沿革介绍石碑两座。”
市民政局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不仅守住了城市的“文化根脉”,更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强了建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底气与竞争力。 吴章中表示,下一步,民政局将持续做好地名工作,助力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印制建瓯地名宣传册,持续加大地名文化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建瓯对外知名度;编制《建瓯市地名方案》《建瓯市地名保护名录》,为历史地名保护提供制度保障,为建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更多的民政力量。(范耀辉 林静琦)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