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专题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2018-05-04 11:16:1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王林强  

作者:肖卜文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919年,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重要理论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围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指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先后就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影响、《共产党宣言》及时代意义等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先后主持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在这些重要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系列正本清源性的重要思想观点和论断,表明了迎来强起来伟大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的鲜明立场和态度。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系列重要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下一些重要观点和论断需要深刻理解、认真把握。

——“两个制高点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影响力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不可替代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生命力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真经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是把这些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强调,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补钙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强调,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原创性贡献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要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强调,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重要论断。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