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这台福建人自己的春晚设置了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主会场设在福州,3个分会场分别是厦门鼓浪屿、龙岩客家土楼和建瓯。晚会摄制组已于6日到建瓯完成现场拍摄,地点在通仙门。 6日晚,记者到通仙门拍摄地现场感受。广场台阶上“过年好”三个大型灯光字幕将现场烘托得年味十足。东南卫视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的忙碌着,晚会的节目策划方案和舞蹈美术设计以及灯光、舞台、音效等基础工程的搭建均已完成,节目的创作、排练等工作也顺利结束,演出人员在做正式录制前最后的走位准备。 在主持人曾宝的开场介绍下,建瓯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出现在镜头里,拍摄正式开始。十余位挑幡表演者手持长幡出场,独具建瓯挑幡特色动作,如肩挑、臂举、头顶、腰背腿及全身许多部位的高难度动作轮番上阵,长幡如轮旋转,似蛟龙冲天;铃声叮当,恰似编钟鸣响;长幡起落,气贯长虹,夺人心魄。 省级杂技团几十名演员身着靓丽演出服倾情演绎,在变幻的灯光下,演员们利用杂技板摆动完成高难度动作,时而高高跃起,时而双人后空翻,宛如蝴蝶般在空中飞来飞去,充满梦幻又惊险刺激,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随着挑幡和杂技的精彩表演,男女歌手蔡俊涛、伊丽媛的深情对唱《常来常往》,整个舞台流光溢彩,如梦如幻,歌与舞交织,文艺与杂技相融,舞在歌中妙曼,歌在舞中荡漾,带给现场观众一场视听盛宴。 小编了解到,2020福建春晚将于大年初二晚东南卫视隆重播出,建瓯分会场节目精彩多多,请建瓯观众朋友们到时准时收看。 建瓯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县史的省级文化名城,是福建最早设立的四个县之一。福建历史上第一郡、第一州、第一府皆在建瓯。建瓯不仅有五凤楼、孔庙、通仙门等著名的历史建筑;还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比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挑幡,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弓鱼等。 通仙门是建瓯现存的五座古代城门之一,城墙主体是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按府级城门规格重建的。城墙高6米,门洞高4米、宽5米、纵深24米,这样的纵深是苏州盘门的两倍,比浦城最大的古城门的门洞深4倍,比邵武最大的古城门的门洞深3倍。城楼上供奉着太保神像,所以人们又叫它“太保楼”,是我省现存规格最高、最大的的古城门。 建瓯挑幡是流传在建瓯的古老传统民俗,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被称作“中华一绝”。2008年建瓯挑幡被列为我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