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建瓯新闻>
苏轼眼中的北苑茶
2022-04-12 15:34:05 张松辉 来源: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庄明帆  


北苑茶独占鳌头的北宋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皇亲贵族、文人墨客热于品饮,精于茶艺,成为宋代北苑茶的忠实拥趸者。作为传统文人的杰出代表,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对“山川至灵之卉”的北苑龙团凤饼更是爱之有加。苏轼无论是在人生得意优裕闲适时,还是在像其身陷官场屡遭贬谪生活困顿处,北苑茶是始终陪伴左右的佳人,是思念牵挂的挚友,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此水此茶俱第一

《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贶叹味不已次韵奉和》,这首七言绝句是苏轼赞叹用谷帘泉来煎饮北苑龙团凤饼的绝妙。全诗共四句:“岩垂匹练千丝落,雷起双龙万物春。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绝鉴中人”。被茶圣陆羽称为天下第一泉的庐山谷帘泉,从岩石上像布匹与丝练一般倾泻而下。惊蛰时节,春雷响动,万物苏醒,北苑龙凤团茶乘雷而摘。这清透甘甜的谷帘泉和香气馥郁的北苑茶都是天下第一,加上品饮的苏轼自已就成为三绝了。苏轼在《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中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苏轼月夜带着北苑小龙团,登上无锡的惠山,用惠山泉煎点小龙团,眺望太湖的夜景。《西江月(茶词)》中“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写道:“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苏轼看来,北苑壑源的茶乃仙山灵草,有一种天然自成的超凡气息。茶芽为凤凰山的云雾所浸绕,经北苑山麓的甘泉所洗濯,北苑茶就如同不施粉黛的美人,她的冰肌玉肤让人感受到一种窒息之美。因为宋以前的茶多为腊茶,在制作茶饼时多在其表面涂上香料。而到宋仁宗时建州的北苑茶大都只是压上龙凤模。就如同宋徽宋《大观茶观》中“茶有真香,非龙麝之可拟”一般,担心涂上香料后妨害了茶香。

一一天与君子性

苏轼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写道:“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北苑茶在宋代统称为建茶。苏轼这首诗是记叙他品鉴心得,认为北苑茶是茶中的君子。苏轼赋建茶以君子禀性,虽然苦硬兼有,可它森然可爱、骨清肉腻,耿直刚正、义气存身,品过才知真味永存。苏轼在《寄周安孺茶》中也将北苑龙凤茶比作翩翩君子,极力赞扬其“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的坚贞。苏轼饮后“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苏轼与茶结缘终身,几乎到了嗜之成癖的地步。而他最喜爱的就是北苑茶。苏轼引茶入诗、入词、入文,北苑茶的身影时常现于他的笔端。在苏轼诸多茶诗中,吟唱北苑茶的就有20多首,为后人研究北苑茶文化,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