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要闻>
建瓯:党建引领 美了乡村富了民
2022-11-24 10:11:43  来源: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11月18日,建瓯市东峰镇井岐村热闹非凡。来自省直机关工委组织部党支部、南平和建瓯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支部联合南平市水利局机关第五党支部、建瓯市人大机关党支部、建瓯市东峰镇机关党支部、建瓯市映山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组建联动小组到此开展“齐心共耕希望田”活动。

当天虽然下起了绵绵细雨,但丝毫不掩大家的热情。30几名党员干部穿着雨衣卷起裤脚,在玉米地中辛勤采摘着,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天,七个党支部认领的10亩玉米地共收获了2万斤的玉米。

农田喜获丰收,这边的党员干部忙采摘,另一边的农贸市场也忙活开了。井岐村村民叶富和笑开了花:“今年我们村一共种了950亩玉米,收成170万斤。价格也还不错,我们现在忙着打包装袋,运到市场去!”

小洋楼成排林立,溪旁公园绿树成荫,水果基地、蔬菜基地、渔业基地连成一片……走进井岐,好似走进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田园画。井岐村是建瓯市最早一批美丽乡村,同时还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南平市乡村振兴“五星级示范村”。近年来,该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前列。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井岐村一直坚持的发展路子。针对雷竹、矮脚乌龙和苗木等主导产业,采取“支部+合作社”的连带捆绑方式,带领村民种植雷竹。东阳雷竹专业合作社便是个中典范。

早在2014年,由村党支部牵头,以“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了东阳雷竹专业合作社,对社员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不断提升雷竹种植水平及产品质量。“一些新技术、新经营思路往往先由党员去学习,然后通过他们去宣传、推广,不少党员甚至自费学习新技术后再无偿传授给合作社的成员和村民。”东阳雷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叶杨杰说。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后,合作社开始谋划着进一步的发展、注册的“膳乐”牌商标取得国家农业部绿色产品标志,总种植面积达3500多亩,鲜笋亩产达2500多公斤,产值亩产4万余元,利润约2万元每亩,带动村民增产增收。

聚焦“村企共建”,村党支部还探索“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利共赢”的共建模式。企业以资金、技术、人才等入村,村以土地、劳力等兴企,与当地百年乌龙茶厂、华宇集团等企业深入交流,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新模式,推动村级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全村400多人就近务工。

紧靠着好山好水好土地,井岐村还发展起了高端农业。种植具有特色的农业植株。在井岐,不仅种有150多亩的贵州甘蔗,还种有200亩的越南芋头,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产品,更在车水马龙的省道旁形成了一条特色的农业景观。

村财殷实了,村民也享受到了致富成果。井岐村第一书记叶风斌介绍:“近年来,井岐村仅基础设施一项投入就达1000多万元,我们还新建了集党员远程教育、休闲健身、科技培训于一体的农民文娱活动中心和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富民文化广场,人饮工程、机耕路工程改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生态绿道精品工程等不一而足。”(叶秋艳)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