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 要闻 >
30万巨款即将被骗 警银联动及时断魔爪!
2025-02-17 10:04:38  来源:建瓯反诈中心  责任编辑:王俊杰  

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诈“阻击战”在辖区内悄然上演,“警银联动”机制再次发力,一起电信诈骗被成功阻截,及时为市民保住了30万元存款!

2月5日下午,一位老奶奶来到工行建瓯支行营业点要求取现30万元,如此大额的取现需求立刻引起了网点负责人的注意。本着对客户资金安全负责的态度,负责人上前耐心询问取款用途。面对询问,老奶奶神色略显慌张,支支吾吾地称是要前往外地治病,她还提到是一位名叫“小乖”的亲戚引导她来取款的。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负责人敏锐地察觉到,这笔取现极有可能涉及不法分子骗取老年人养老资金的诈骗行为。为了核实情况,保障客户的财产安全,负责人希望能联系到客户的子女,然而,老奶奶始终不肯提供子女的联系方式,只肯告知丈夫的电话号码。

无奈之下,工作人员拨通其丈夫的电话并表示,若要办理此次大额取现业务,需夫妻双方一同前来;经过安抚与解释后,老人才肯离去。随后,负责人叮嘱工作人员,若该客户再次前来取现,务必第一时间上报。

第二天下午,老奶奶在其丈夫的陪同下再次前来取现。工作人员发现,她的丈夫已90岁高龄,不仅神志模糊,还患有帕金森综合症。负责人见状,再次上前向夫妻二人解释潜在的受骗风险,但无论怎么劝说,二人坚持要取现,负责人见状果断拨打电话报警。

接警后民警快速响应,抵达现场的民警立即向当事人了解情况,经民警判断,二位老人极有可能正遭受诈骗。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当事人终于愿意提供儿女的联系方式,警方立即与其子女联系。

最终,在警银双方以及二老家属的共同劝阻下,两位老人放弃取现,由其女儿带离现场。两位老人的子女也对民警与银行工作人员的及时劝阻表示感谢。

此次诈骗被成功阻截,是“警银联动”工作机制的生动例证。在风险识别方面,银行借助账户流水监测、客户行为分析等手段,准确地判断出客户取现行为是否存在异常;与公安机关建立的快速响应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实现风险事件的即时处置;在公众教育层面,针对老年人开展精准防骗宣传、案例警示等方式,有效降低了潜在受骗人的被骗风险,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警方提醒

一、守护银行卡安全,陌生转账多核实

银行卡是个人财产的重要保障,绝不能随意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透露给陌生人;若需大额转账汇款,请提高警惕,同时多核对收款方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二、听从劝阻保财产,远离诈骗陷阱

当银行工作人员或警方察觉您可能遭遇诈骗,对您进行劝阻时,一定要积极配合,认真听取的建议,不要因为一时的固执而忽视这些善意的提醒;大家要相信专业人员的经验,听从劝阻,及时止损,守护好自己的血汗钱。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