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 要闻 >
小桥镇:激活“沉睡”土地,“八刀分米粉”品牌引领撂荒地治理新模式
2025-04-15 09:52:34  来源:小桥镇  责任编辑:王俊杰  

在闽北丘陵深处,一场土地唤醒行动正悄然改变着乡村肌理。建瓯市小桥镇通过与福建省建州小桥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政企协同创新,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让千年文化基因焕发现代产业活力。

靶向施策破解复耕难

面对全镇5000余亩撂荒地治理难题,小桥镇创新构建“党委统筹+振兴公司运营+村集体参与”三级治理体系,印发《小桥镇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振兴公司作为实施主体,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对撂荒地进行统一流转、整治、耕作,实现“三调联动”:调规划、调产权、调产业,形成连片耕地。

针对不同地块特性实施精准治理:一是自耕激励计划,对劳动力充足的家庭,通过发放良种补贴等政策,鼓励种植耐旱作物。二是土地流转盘活,振兴公司牵头引入6家农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对已流转撂荒地1738亩进行种植管理,拟打造“百亩彩米田”和“黄豆基地”,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农户年均获流转租金220元/亩。三是土壤改良提质,对1200余亩贫瘠地块增施有机肥,推广种植油菜花和紫云英用于提高地力。

同时,“智慧农业”数字平台与“田间课堂”双轮驱动,对农户们进行培训,推广玉米密植新技术。阳泽村试点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0亩,实现“一季双收”新范式。

拆字联里的文化密码

相传宋代年间,书生古进一行人策马赴考时途经登云桥,被晾粉条的郑家母女拦路出题:“八刀分米粉——请对下联。”这拆字联暗藏玄机,“八刀”为“分”,“分米”合“粉”,秀才们苦思无解,只得悻悻离去。

金銮殿上,皇帝见古进与另一才子难分高下,忽闻钟鼓齐鸣,遂出题:“千里重金锺。”古进猛然忆起桥头旧事——“千”加“里”为“重”,“金”与“重”合“锺”,当即挥毫成对。龙颜大悦,钦点其为状元。

红袍加身的古进快马返乡,携聘礼求娶郑家女。原来那村姑祖居龙池,自幼在书生琅琅读书声中长大,耳濡目染通晓文墨,擅将日常琐事化作文思。古进金殿巧对的天子联,正是脱胎于她晾粉时偶得的妙句。

登云桥下清溪潺潺,从此“八刀分米粉”的佳话,便在这青山秀水间代代相传。

这段文化记忆经振兴公司挖掘,目前,已将“八刀分米粉”商标进行注册,撂荒地整治项目产出的优质农产品将使用此商标,依托“供销社统购+国企订单合作+政府食堂直供”的三位一体销售体系进行售卖,实现历史文脉与现代产品的时空对话。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