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收,江苏省泗阳县在春季降水量同比减少40%~50%的严峻旱情下,小麦总产达27.74万吨,实现了粮食稳产。泗阳县委书记范德珩说,这一成绩的取得,正是全县党员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下沉一线,以学促干,将作风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生动体现。 在临河镇小店村,种粮大户高宝虎的700亩小麦依然保持着亩均千斤以上的高产水平。他感慨:“多亏了农技专家的精准指导!”针对旱情,泗阳县农业农村局抽调20余名技术骨干,分片包干开展“田间门诊”服务。农技人员动态发布抗旱技术指南,旱情期间累计指导服务农户1000余人次,覆盖全县85%的规模种植主体。“农情调度系统实时回传墒情数据,让我们能像医生查房一样及时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泗阳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李山东说。 为化解来安街道因城市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导致的3000余亩农田灌溉困境,泗阳县委、县政府将来安街道农田灌溉系统修复纳入今年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清单。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同属地组成专项工作组,针对勘察发现的12处关键堵点,工作组调集施工队紧急抢修明渠280米,同步推进河道清淤3.81公里、疏浚拓宽2.47公里,并增设智能溢流坝,不仅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更实现了水资源的科学调配。 面对持续旱情,泗阳县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921万元,精准投放水泵、水管、抗旱药剂等物资。县农业农村局确保抗旱物资及时调配到最需要的田间地头,并联动气象、应急等多部门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一线开展抗旱喷防指导和灾害排查,做到“问题早发现、措施早落实”。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泗阳县级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全县党员干部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引领,构建知行合一实践体系,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中锤炼了务实、担当、创新、奋进的作风。今年以来,全县涉农诉求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8.6%,实现作风建设与夏粮生产“双丰收”。(姬金山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兵)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