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济街道三门村“义友家庭农场”的葡萄种植基地里,一串串饱满多汁的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里不仅孕育着多样的葡萄品种,更藏着农场主返乡创业的故事与独特的种植理念。 “义友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吴义友是通济街道的“乡土科技特派员”,有着丰富的葡萄种植经验。他曾长期在外地担任葡萄种植技术员,5年前,怀揣着创业梦想,回到家乡,创办了这家家庭农场。农场总面积达20多亩,目前长果的葡萄品种有6个,包括阳光玫瑰、妮娜、蓝宝石、云叶等深受市场喜爱的品种。 为提升土地利用率,他探索出“葡萄+鸡鸭”的立体种植模式,养殖的鸡鸭既能为葡萄提供天然肥料,又能增加额外收益,形成循环农业生态。据吴义友介绍,葡萄日常管理以有机肥养护为主,实现了“摘下来就能吃”的品质承诺。他自己吃自家葡萄从不剥皮,足见对自家葡萄品质的信心。 谈及葡萄上市时间,吴义友表示,正常情况下口感最佳的葡萄在8月15日左右上市,但今年因2月份保温设施意外烧毁,上市时间推迟了约一个月。与追求早上市的普通种植户不同,他坚持葡萄底糖达到15度以上才采摘,确保每一颗葡萄都有绝佳口感。 凭借着专业的种植技术和坚持有机种植的理念,农场收益可观。据吴义友透露,若市场价格理想,销售额可达二十多万。目前农场葡萄亩产稳定在4000-5000斤,丰收的景象预示着又一个好年景。 从外地技术员到乡土创业带头人,他用技术让土地焕发新生。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像他这样带着技术返乡的“乡土科技特派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技术顾问”,带动周边农户学习科学种植方法,让“甜蜜事业”在田野间不断延伸。(游桂花)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