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新增15种次!“丝路美食”加速走向中国餐桌
2025-10-17 08:55:2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新华社上海10月15日电(记者邹多为)15日,中国海关总署与南非、白俄罗斯等10个国家签署15种次产品准入文件。从南非的核果到土耳其的海鲜,从伊朗的猕猴桃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干,更多"远在天边"的美食沿着丝路变为"近在眼前"。

当天,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记者从会上获悉的。

近年来,食品贸易成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新热点。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比重提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贸易额达9152.4亿元,增长2.5%。

食品安全是跨越国界的民生话题,也是国际农业食品贸易的信任基石。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表示,"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自2023年建立以来取得多方面进展,比如新增进口农食产品在华注册企业42.8万家,简化了燕窝制品、加工水产品、冷冻水果等11类低风险产品的准入要求等,为深化相关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和扩大经贸往来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建立鲜活易腐食品绿色通道,如今泰国的榴莲13个小时便可运进中国超市,中国的冷水鲑鱼39个小时便可抵达印尼市场。"孙梅君说。

当前,"一带一路"合作正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统筹推进。

据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介绍,2023年建立机制以来,海关总署已与有关国家签署农食产品准入类合作文件197份。"此次会议,我们收获了一系列新硕果:包括通过《共促贸易便利 共享食品安全上海宣言》,上线运行'丝路食安'信息平台,11个国家代表签署《'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机制章程》,正式加入机制,至此机制成员国家达到18个。"

据介绍,本次会议以"深化国际合作机制 共促贸易安全便利"为主题,来自2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领馆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国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共100余人参会。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