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建瓯市委市政府吹响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号角,一场以文化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旅程全面启航。在这场关乎城市文脉传承与创新的征程中,玉山镇把握机遇,将乡镇文化站的活化利用置于创城全局中谋划,跳出单一设施改造的局限,以全域视野重新定位文化站功能,使其成为挖掘、保护、活化区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枢纽,让基层文化阵地为名城创建助力。
深度挖掘 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
玉山镇文化站的蜕变,始于对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与深度挖掘。改造工程不仅关注空间形态的更新,更着力于文化内涵的充实。文化站外墙上的特色文化宣传,绝非简单的装饰,而是对玉山镇历史文化精髓的凝练表达,每一个文字、每一幅图案背后,都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入解读。而站内精心打造的闽东北红色文化展示馆,更是将过去的峥嵘岁月具象化、情感化。展示馆不仅陈列着历史的痕迹,更是基于现代视角的重新发现,通过创新展陈方式,将静态的历史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文化体验,让参观者在沉浸中理解地方特色文化的独特价值。 创新活化 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
在保护中创新,在传承中活化,改造后的文化站不再是单一功能的文化场所,而是融合了健身公园、书画展览室、功能篮球场、娱乐活动室等多元空间的综合性文化综合体。成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文化综合体”。独具匠心的趣味打卡点,用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地方文化;党建长廊巧妙地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生活;农民书画室则为乡土艺术人才提供创作展示平台。这些创新举措,让文化站在保持文化深度的同时,拥有了时代的温度。 惠民育民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玉山镇通过文化站的转型升级,不仅解决了基层文化设施陈旧、功能单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起一个全民共享、全龄友好的文化空间。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天地,文化站真正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文化的精神纽带,为建瓯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玉山镇文化站的活化实践,不仅是乡镇文化阵地焕新的生动注脚,更为基层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将为建瓯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更为持久的动力。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