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魅力建瓯> 本土文化
略谈建瓯朱子文化遗存
2016-08-08 11:30:04 吴传剑 来源:建州报  责任编辑:admin  



    曾为郡、州、府治地的建瓯,素有“理学渊薮”、“理学之邦”之称,而广布于这方城池的朱子文化遗存,无疑是这渊博中的一座座堡垒,是这光环里的一道道亮丽。发掘这些遗存,修复这些遗存,让尘封抹去,让标杆再立,为朱子文化保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于增添这座古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形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功效。
近三个月来,笔者通过访问朱子后裔、实地察看、查阅史料等形式,就建瓯的朱子文化遗存进行了调查。

 

    主要遗存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其哲学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主宰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文化达七百余年。这样一位圣贤,是在闽北成长起来的。明代建宁知府刘铖《新建朱文公祠记》述道:“盖建安古郡,名总各邑而通诸道,先生往来,始终寓于斯;后嗣嫡长,累世居于斯;前朝颁封制命,藏于斯;我朝录荫后人,褒崇明祀,实在于斯。”建安,即现在的建瓯。因缘所致,故建瓯的朱子文化遗存甚多。从时间和性质上看,这些遗存可分为亲历式、奉祀式和相承式三种类式。
    亲历式。朱熹少年时代随父居住建瓯,成年后在建瓯参加乡试走上仕途,成名后大部分时间在闽北讲学、著述,时常来往于建瓯。可以这么说,朱熹的足迹踏遍建瓯的城郭乡里。过往有痕,这类遗存主要有:
    朱韦斋先生祠。又称环溪精舍,或韦斋朱松环溪精舍,在城南水南桥头左侧原袜厂一带。“韦斋”是朱熹父亲朱松的号。南宋绍兴七年(1137),朱松带着朱熹居住在这里。绍兴十三年(1143),朱松在这里病故。明洪武年间,曾一度于此地创建方广寺。成化二年(1466),朱松十一世孙朱濂于寺旁构建祠堂,主祀朱松,配祀朱熹。正德十年(1515),朱松十二世孙朱栉改寺为堂,重建精舍。清康熙年间,移建南门城内。后因地势偏低易遭水患,便迁到紫霞州文公祠。显然,城南的这座祠堂是朱松故宅改建的,有了这座宅子佐证,建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朱熹故里”。
    画卦亭。在城南环溪精舍前。朱熹少时随父居建瓯城南,常在宅前溪边沙滩上画卦自娱。后来建瓯人便于沙滩边的溪畔上建亭,立“朱文公坐沙画卦处”碑,以表景仰。民国十七年(1928)重建,里人翁鹤年撰有碑记。今画卦亭仅存遗址,“朱文公坐沙画卦处”碑,及1928年重建时新立的碑碣,均已灭失。
    艮泉井。又称八卦井、朱子井,在紫霞洲朱文公祠前,凿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作《艮泉铭》:“凤之阳,鹤之麓,有屼而状。堂之坳,圃之腹,斯瀵而沃。束于亭,润于谷,取用而足。清于官,美于俗,为建民之福。”相传朱熹曾居住紫霞洲,在井旁构建亭子,匾为“溪山一览”。又传井底有一块刻有八卦的大石板,会托起失足落井的人。井旁有一榕樟相抱大树,一直到现在仍然枝繁叶茂,相传是朱熹亲手种下的。建瓯家家户户都有自家酿酒的习惯,艮泉井水清冽甘美,酿酒极佳。
    朱晦庵书斋。归宗岩位于建瓯城北十五公里,方圆四平方公里,景色优美,素有“小武夷”之称,北宋诗人游酢称赞“奇冠南闽此最奇”。这里是儒释道汇聚之地,儒生文士,羽道僧伽来往殷勤。朱熹在山上的崇仁寺构有“朱晦庵书斋”。直到晚清,仍有学子寄居在这里读书。得益于圣贤影响,得益于圣贤教化,这座山被誉为“理学宗峰”。1949年后,崇仁寺宗教活动停止,殿堂残损,书斋也随之灭失。1985年寺院重修时,书斋早已被人忘记,未能复出。
    对镜写真画像石刻板。1974年发现于建瓯朱子后裔家中。该板高93厘米,宽50厘米,厚3.5厘米。石板为黑色页岩石,板面平滑,字迹图像清晰。石板中勒圆圈,圈内为朱熹对镜自画像,半身写生图,两手插袖拱胸前,面部有七颗黑痣形如北斗,须发清楚,栩栩如生。画像圆圈上方刻有朱熹亲笔行书题词:“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盖得有意焉,而力莫能与也。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遗矩,惟暗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文后注:“绍熙元年(1190)孟春良日,熹树镜写真,题以自警。”题款末尾有两方图章,上方曰:“熹印”,下方曰:“晦翁”。圆图左右有其后裔将朱熹自画像刻于页岩石的记述,说明这幅图是朱熹六十一岁时,在崇安五夫里紫阳书堂对镜写真之作,由十六世孙朱玉择石制刻。过去,朱子后裔多将朱熹对镜写真图拓印挂于厅堂,表达对祖先的缅怀。这块石板是考查朱子生平的一件珍贵文物,现在的朱子画像都是以这张自画像为标准。石刻板原件原本存放在县文化馆,1984年西大街失火,文化馆被毁,石板经火损坏,后征得拓印件复制一块,现存于市博物馆。
    奉祀式。朱熹逝于庆元六年(1200),临终时嘱咐二子朱埜、三子朱在辅佐长孙朱鉴来建瓯安居落藉。随之,朱熹的很多手稿也移存于建瓯。二十七年后,朱熹被平反。随着朝廷对朱熹赐封的加码,对朱熹学说的认同和推崇,建瓯官府和民众互动,大力创设供奉、瞻仰朱熹圣贤,研究、推介朱子文化的处所。这类遗存主要有:
    朱文公祠。在建瓯城内中和坊紫霞洲(现磨房前农业局宿舍到樟树下种子公司),宋宝庆二年(1226),由朱熹季子朱在辅佐长兄朱塾之子朱鉴而建。建筑物有正堂、东西廊、重门、库厨、存书阁等。三门并列,左右两门分别石刻“道学渊源”、“泰山乔岳”各四字。祠内正中供奉朱熹像,两边有四门人真西山、蔡九峰、刘文简、黄勉斋配享。明天顺五年(1464),知府刘钺加以扩建,题其额为“道学渊源之祠”。清顺治五年(1648)毁于清兵屠城。康熙五十年(1711年),朱熹十六世孙朱玉重修。雍正八年(1730)焚于火,知府姜公重建。约道光十一年至咸丰六年(1831-1856),朱子后裔朱振锋重修。祠后有座启贤祠, 即迁建的朱韦斋先生祠。民国十九年(1930),全国朱氏后裔派代表集于建瓯朱文公祠,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拜祝朱熹八百年诞辰活动,并商议各地祭祀等事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因拓宽磨房前街道,大门部分被拆占,后来部分附属房被种子公司占用。1978年至1979年,主体建筑被拆,偌大的祠堂全然荡去。
    建安书院。在紫霞洲,紧邻朱文公祠和博士府。南宋嘉熙二年(1238) ,建宁知府王埜承宋理宗陛辞之命而创,以崇祀朱熹。明洪武年间迁址重建,改称建溪书院,直至清末民初改作学堂。书院兴建第二年,组织刻印《晦庵先生文集》100卷,是见于藏家著录的福建书院的最早刻本。后经搜集补遗,多次补刊。如淳祐五年(1245)江苏金坛王遂继王埜之后任建宁知府,又在建安书院刻印《续集》10卷,与嘉熙王埜刻本原版合印。淳祐十年(1250)崇安人徐几任建安书院山长,补刻《续集》一卷,续于王遂刻本之后,是今存《续集》11卷本的祖本。现存书院刻本还有南宋咸淳元年(1265)建安书院重刻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100卷、《续集》11卷、《别集》10卷。首任山长熊刚大,与朱子门人熊节合编的《性理群书集解》,是最早以“性理”命名的辑录体书院理学教材,开明胡广等人所编《性理大全书》之先河。无疑,建安书院是方铭怀朱子的圣地,是座传播和弘扬朱子思想朱子文化的“学府”。
    五经博士府。明景泰六年(1445),建安朱熹嫡长九世孙朱挺奉旨入京,被授予“世袭翰林五经博士”,归以奉祀文公。于是,在建宁府朱文公祠左侧动工兴建博士府,屋院相隔,主体建筑两座,左侧有附属用房。大门顶上中心立着一块皇帝敕造的“博士府”三个金字的直匾,门顶左侧有明太祖朱元璋题的“定天下以四书五经程士”,右侧有明代宗朱祁钰的御笔亲书“德盛仁熟,理明义精”、“布绪方策,启我后人”两块大匾。府第落成后,由朱熹后裔嫡长孙世袭,居住于博士府内。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袭博士的嫡长有:朱梃、朱敦、朱坣、朱钺、朱法、朱楗、朱莹。博士府由历朝官府拨给粮田,以供祭祀和府祠维修等费用。民国时博士改称奉祀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原牌坊所在地被建设局用于建设办公大楼;前花园所在地被水利局用作建宿舍;一进大厅因房子破烂不堪而被其后裔分割改造成民房;后花园所在地被建设局占用盖宿舍,现只留下破旧的二进厅堂。
熙然堂。在建瓯城东白鹤山麓东岳庙边侧,创于宋代,明时重建,废圮时间无考。建瓯自古便是农业大县,这座楼堂是官府劝耕重农祭祀之所,供奉的“堂主”为朱熹。
    朱熹季子朱在墓。在城东永安寺后天马山西南麓。勒有《宋故太中大夫焕章阁待制建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一百户赐紫金鱼袋朱府君圹志》两块碑碣,文全正楷,字迹清晰。这两块碑文简略记载了朱熹、朱在的一生,对于了解这两人的生平及朱熹思想之初传具有重要的佐证价值。朱熹晚年过得很凄惨,他活着的时候,其学说并未得到认可。朱熹临终前立遗书,要朱在为他“收拾遗文”。朱在不负父望,在府城“筑室承先志,卜宅本贻谋”,“时与善类从容讲学,深造阃奥”。后来朱在入朝“奏对敷陈家学”,得到理宗嘉褒。所以有学者认为,朱熹故后二十七年,才赠太师、追赠信国公、改封徽国公,与朱在对其著作的收集、整理和阐述是分不开的。可见,朱熹理学之大成,有朱在不可或缺的贡献。《朱在圹志》碑现存于市博物馆。朱在墓穴2005年建刑警大队办公楼时被毁,除碑碣存留,其它的诸如石棺等葬品一同灭失。
    相承式。朱子文化乃理学文化,而建瓯入宋以来理学风气便渐趋兴盛。所以,就法脉传承意义而言,朱子文化遗存的内涵是深邃的,外延是宽广的,它映照出的是朱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类遗存主要有:
    刘屏山先生祠。亦称屏山书院。元至正间(1341-1367)建祠,原在城内登俊坊宋贡院故址。明天顺八年(1464),知府刘铖迁建城南紫芝上坊,为洪山寺改建。祀屏山先生,配祀门人朱熹、从子刘珙。宋人刘子翚,早年任承务郎,通化兴化军。后任武夷冲佑观祠官,归居武夷山五夫里。这期间子翚潜心治学,常讲学于屏山下,学者称屏山先生。子翚与朱熹之父朱松为道义交,朱松临终前“以熹托子翚”,子翚“尽抚孤之责,且以道德学问为朱文公师”。子翚卒后赠为太师,追封齐国公。可以这么说,对于朱熹来说,刘子翚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恩重如山的再生父母。刘屏山先生祠民国后不知毁于何时。城内紫芝街一带原址尚存,现为公房所所有。
    二程夫子祠。主祀程颢、程颐。原创于城南,始创无考。顺治五年(1648)清兵屠城时焚毁。康熙四十四年(1705),程氏后裔程仕任建宁知府时重建于建安县学(今市公安局)之右(建筑公司旧址,今建设银行市支行处),以备学子春秋祭祀。二程乃北宋著名理学家,兄弟俩为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最杰出的弟子,其四代孙程深于南渡时入闽,在建瓯定居,为古建瓯程氏之始祖。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至1928年,县政府教育局设在二程夫子祠。抗战时期,建延师管区司令部设于此。五十年代后,改作第四建筑公司办公用房。九十年代末改建建设银行大楼。
    牌坊。自南宋以来,建宁府城崇祀朱子及理学宗师的牌坊众多:韦斋先生坊,在水南、祀朱松;文公阙里坊,在中和坊樟树下朱文公祠前;儒学大城坊,在紫霞洲朱文公祠前左;圣门正派坊,在紫霞洲朱文公祠前左;理学正宗坊,在大市街近管门街处,明万历四十一年建;驸马朱浚坊,在中和坊文公祠左;宋开国侯坊,在城东高门头;光禄坊,在黄华山麓永安寺旁,为纪吏部侍郎朱在而建;地官大夫坊,在中和坊县前;象贤坊,也在中和坊。这些牌坊今已荡然无存。
    综上可知,或被侵占拆毁,或年久失管失修荒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建瓯朱子遗存湮灭甚多。
    伴随着这些建筑的抹去,很多有文物价值的塑像、画像、古籍、绘画、雕刻、匾额、字题、楹联、碑碣一同毁灭。
    伴随着这些建筑的抹去,现如今,朱子在这座城市的形象日趋模糊,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朱子过迹如何,朱子遗存几许,朱子影响怎样,知道的人已经很少。既便文史工作者、文学爱好者,以及部分党政干部,在这方面谈得上了解较全面的人也不多。

    初步成效

    建瓯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市委、政府重视文化建设,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弘扬,在朱子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政府主导。从打造“八闽首郡,理学名城”的高度,按照“统筹规划、精心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了《建瓯市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建瓯市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13个职能部门组成。这是组织保障,也是动力支撑。
    部门合力。组织文化、文物、旅游、住建等部门及朱熹后裔,结合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宗祠文化普查,搜集有关朱子资料,为保护建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建州报》等媒体开展朱子文化宣传。组织重修艮泉井,新建凉亭,围筑红墙,重制井栏,并立碑简介,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朱子文化进校园活动,如市第一中心小学通过朱子文化进班级进课程、国旗下的讲话、举办朱子文化艺术节,开辟朱子园,塑立朱熹铜像、创设朱子文化长廊,将朱子思想形象化具体化,起到润物无声的功效。
    民间参与。朱熹部分后裔迄今尚生活在建瓯,如建瓯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朱锐敏,为28代孙,家住博士府。第28代孙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他的古宅也在博士府。在瓯的朱子后裔积极协同、配合“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开展朱子文化研讨、交流活动,向来瓯观光的海内外游人讲解朱子文化,介绍朱子遗迹。乡土作家、文史工作者持续开展作品创作,宣传推介朱子文化。

    几点建议

    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没有传承的地方缺少乡愁。虽然朱子遗存修复工程浩大,拆迁问题,财力支撑问题,就建瓯目前发展状况而言,可谓困难重重。但是,只要领导得力,运作得当,并学习借鉴尤溪、建阳、武夷山等地的成功做法,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就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温故是基础。上述遗存,当然不可能悉数揽括,也无法悉数揽括,但仅就所举,并足以叫人惊讶。在古建瓯这样的遗存不是孤零零一两座,而是成群成林。一踏进这座城池,迎面扑来的便是朱子文化气息,随便在大街小巷走走,便可撞上朱子尊容。可以这么说,昔日里的建瓯,祭祀里有朱熹,敬畏里有朱熹,问政里有朱熹,习俗里有朱熹,民生里有朱熹,文化里有朱熹,建人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心理定势里有朱熹,正如明建宁知府邵廉所说,“建宁东南阙里,士君子习朱子之正宗多。”正如明代重臣杨荣所叹,“吾建为晦庵、西山二先生过化之邦,流风余韵,宛然犹存。”朱熹的思想文化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在建瓯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之中。这方态势的形成,既得益于朱子过迹之影响,更得益于建瓯素为北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之集聚效应。闽北是朱子理学孕育弘扬之地,而建瓯是这方地域的核心、枢纽。朱子文化,这是老祖宗留给建瓯人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让更多的建瓯人认识朱熹、了解朱熹、敬重朱熹,让更多的建瓯人以生活在这座以朱熹思想为主打的“理学名城”为荣,才能激发人们对朱子文化的重视,对朱子遗存的珍爱,才谈得上认识的提高,才谈得上视野的开阔,才能有建设步伐的稳健和持久。
    宣传是妙手。重在整合资源、立体策划、内外兼顾、点面结合、阶段推进、持续运作。成立建瓯朱子文化研究会,组织开展研究、宣传、教育、传播与交流活动;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建州报》等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并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加大朱子文化宣传力度;邀请省内外知名记者、专家、作家来瓯,举办朱子文化采风活动,组织撰写朱子文化宣传专稿,拍摄《建瓯朱子遗存》专题宣传片,在上级媒体刊登播放,加大外宣力度;协助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邀请海内外朱熹后裔众宗亲来瓯竭祖探亲,增进对外交流;以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摄影、书法等形式,组织开展朱子文化文艺作品创作,举办朱子文化文艺作品巡展活动;在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社区)开设朱子文化巡回讲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以“朱子家训”、“童蒙须知”、“朱子四本”为主要内容的巡讲活动;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寻找“乡村(社区)明理贤达”活动,树立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典范;制定《弘扬朱子文化,推进养成教育实施意见》,在全市中小学推广朱子文化,提升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编写朱子文化乡土教材,开辟朱子文化课程,将人文景趣、思想文化相结合,推进学生养成教育;结合水南片区改造,将新建的水南九年一贯制学校命名为建瓯市朱子学校;借助第一小学朱子文化现有资源,大力弘扬朱子文化,进一步提高朱子在百姓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浓郁的朱子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推进各类遗存的修复;而遗存的再现,使宣传不至于纸上谈兵,言之有物,情之有理,以达教育、教化之目的。
    复创是关键。评判朱子文化建设成效,最主要的在于遗存的修复。换言之,如果不能让一些重要遗存雄风重振,也就谈不上有作为,任何的宣传造势都是苍白无力的。以朱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理学,是这座城市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这座城市最具迷人的光彩,要从打造“理学名城”这一战略高度,切实抓实抓好朱子文化遗存修复工作。要有高站位,有大手笔,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认真制订修复规划,一届接一届干,持之以恒抓下去,几年一新,十来年一变,数十年艰辛终至大功告成。根据遗存价值及其影响,修复有十大工程:一是重建画卦亭,选在原址,再现朱熹少年时画卦、习学之情景;二是重建环溪精舍,选在原址,主祀朱松、朱熹,展示其生平;三是重建朱晦庵书斋,依托崇仁寺,全方位发掘归宗岩儒释道文化,再现“理学宗峰”形象;四是重建朱子祠,按原本建筑风格和布局;五是重建五经博士府,照民国《建瓯县志》所绘的《博士府图》,尽可能按原本布局修建;六是重建建安书院,收藏书院刊刻的朱熹著作,展示古建瓯书院发展史,以及建地学子科举史;七是重建刘屏山先生祠,主祠朱熹老师刘子翚;八是重建二程夫子祠,主祀程颢、程颐;九是兴建朱在公园,择天马山而创,修复朱在墓,新建朱在阁,再现朱在收集、整理、阐述朱熹著作之情景;十是重建牌坊,主要有文公阙里坊、韦斋先生坊、儒学大城坊、理学正宗坊、驸马朱浚坊,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各一座,城中一座。重建原则,能在原址重建的最好在原址重建,不能的也可择新址而建。散落而建便利,但如能相对集中,集聚效力将会倍添。如建设“朱子文化公园”,将朱文公祠、五经博士府、建安书院、朱韦斋先生祠、刘屏山先生祠、二程夫子祠一并融入。这样的公园,可择新地而创,但最好依托紫霞洲,即现今的磨房前一带,因这一带尚存有艮泉井,原先的朱文公祠、五经博士府、建安书院、二程夫子祠也都齐齐建在这里。此地段尚未作新住宅区开发,以平房及部分单位用房、宿舍为主,便于划出规划区加以“控制”。这样的工程建设好了,对于“理学名城”打造,对于推进建瓯文化建设,功在当代,利及千秋。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