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叔,刚刚您的血压冲到158,比前两个月都高。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早上8点,重庆市铜梁区虎峰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刘祖梅手机屏幕亮起,“家医有约”平台提示——高血压患者杜培友血压数据出现波动。滑动血压数据折线图,3个月来的波动峰值清晰可见,刘祖梅赶紧发起线上问诊。 视频那端,杜培友有些不好意思:“过年一时高兴,‘摆龙门阵’忘了时间。我马上吃降压药。” 为了提供精细化家医服务,2023年12月起,铜梁区搭建“家医有约”平台,架起链接签约转诊、健康宣教、互联网医院等服务的数字桥梁。 “过去,临床与公共卫生信息不畅,家庭医生服务受限。”现在,刘祖梅只需在手机上轻点“家医有约”平台,杜培友历年诊疗记录立即显示在屏幕上。“我做慢病随访就心里有数了。”刘祖梅继续操作,系统立即生成新的健康指导方案进行推送。 中午12点,忙完卫生院里的事情,刘祖梅就和同事上门为签约居民提供日常医疗服务。目的地是进仕村,村里老人大多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 两排平房旁边用于休息的石凳石桌,是刘祖梅“摆摊”的定点位置。 “依旧是红色优先,黄色绿色依次排队。”刘祖梅一边将血糖仪、血压计拿出来,一边召集居民们有序排队。 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家庭医生将签约人群划分为红、黄、绿三色,进行管理和服务。“红色人群是危急重症患者,可以通过‘云入院’办理住院、通过远程会诊获取上级医院骨干专家指导或向区级医院转诊。”刘祖梅介绍。 排在队伍第一位的村民张定国,属于黄色人群。家庭医生会为其提供健康监测、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服务。 “刘医生,新春快乐。我想带爸爸去区人民医院看看,您看啥时候去合适呀?”通过“家医有约”,张定国家住重庆主城区的女儿张小燕点点手机,就能随时随地联系医生。 “我会随时监测您父亲的情况。如果病情加重由‘黄’转‘红’,我会通过‘家医有约’平台‘云入院’功能,立马给他申请办理入院。”刘祖梅说。 视频那端,张小燕连连道谢,并在系统里给刘祖梅打了“五星”好评。签约居民可对家庭医生随访服务作出星级评价,评价结果与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目前,铜梁区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30个,签约323402人,重点人员签约率达87.49%。 “刘医生,降压药能不能提前开?”“高血压慢病门诊哪天开诊?”……晚上8点半,刘祖梅的手机始终亮着屏:一会儿闪烁着待处理的随访任务,一会儿则是来了患者留言。 刘祖梅服务着700多名签约患者,春节假期也不敢放松。“以前追着居民做服务,现在七成患者会主动找上我。‘家医有约’平台让我和患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刘祖梅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2日 04 版)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