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专题>
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2018-03-11 10:50:00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俊杰  

新兴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制造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稳步推进。

技术改造向智能升级

刷脸进门,戴上AR眼镜开始工作——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数控加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AR眼镜可以看到与现场实物按1比1比例构造的三维模型,按照清晰的装配路径、装备顺序,高效准确完成任务。

“这里的设备智能化改造后,都可以相互通讯。整个生产单元实现了控制、传感、检测的高度集成。”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人脸识别、人员定位、智能传感等信息技术已融入生产的多个环节。

近年来,我国传统制造业不断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智能制造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已有较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对中国制造而言,将制造优势与网络化、智能化相叠加,形成数字时代新供给能力是当务之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说。

绿色制造培育新动能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随之而来的大量资源能源消耗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当前,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努力向绿色化转型,积极探索将绿色注入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将“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节约”等作为发展目标。

“积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还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约1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约19%。

专家指出,推进绿色制造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绿色增长。

创造拓展新空间

总部位于湖南浏阳的蓝思科技,凭借多年来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行研发投入,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手机前后盖双面玻璃、全面屏、无线充电、人脸识别等新功能或新设计,引领了产品设计新的方向和趋势。”蓝思科技副总裁刘曙光告诉记者,公司凭着创新研发实现了突破,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

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兴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高于全部工业年均增速4.4个百分点。

尽管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但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滞缓,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发支出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着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一些制造企业把人才培养、研发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着力点。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方总经理陈弓说,公司研发人员队伍正不断壮大,目前已有近400人,将为核心开发能力提升和智能制造提供人才保证。

“随着新技术在船舶工业的突破性发展以及应用,船舶建造的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将大幅提升,将进一步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沪东中华总经理助理朱益民说。

(据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