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南平:加快人才集聚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3-12-04 08:45:03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绿色高质量发展暨碳计量人才峰会将于12月6日举行

南平:加快人才集聚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

12月6日,2023年福建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暨碳计量人才峰会将在南平市延平区举行。本届峰会由南平市委、市政府和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共同主办。

才聚武夷,智汇闽北。去年以来,南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打造“闽浙赣交界地的重要人才集聚区”目标定位,深入实施“才聚武夷”行动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闯出了一条山区引才新路。

从人才引进十条、本土人才二十条,到深入推进人才“八大工程”“四大计划”项目。创新储备人才、基层党群工作者、引才志愿者等机制,实施重大科研揭榜挂帅、引才授信补助等措施,持续开展双创之星、技能大师等评选,让人才成就南平、让南平成就人才。去年以来,新确认高层次人才346人,新增技能人才2.13万人。

打造平台,汇聚人才智力

“才聚武夷”人才峰会,是南平市引进高质量人才、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上届峰会以来,南平市联系对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福州大学等大院大所领导专家前来考察53次,促成绿色产业、“双碳”目标、环带建设、医疗教育等领域校地合作项目323项,通过柔性方式帮助技术攻坚452个。同时,拓展引人聚才平台,常态化举办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竹产业发展论坛、百年蔗发展论坛等,汇聚高端智力。

目前,围绕打造人才强市,南平在多个人才品牌持续发力。“人才活动月”集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对接交流项目和特色活动70场;“人才·南平校园行”活动已连续开展6年,在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武夷学院等高校建立“青年人才联络站”,聘请“青年引才志愿者”260名,打造校招“桥头堡”和引才“工作队”。

聚焦需求,支撑产业发展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南平市聚焦重点产业人才,首创由行业领军人才领衔的21个重点产业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人才综合授信补助、重点龙头企业高级人才奖励金等政策,支持南孚、南铝、圣农等23家企业1995万元。

聚焦紧缺和高端人才。南平市招聘紧缺急需人才1209人,积极对接和引进优秀高端人才,选拔引进20名党政储备人才,53名教育、医疗类储备人才。连续11次服务保障在京医务专家来闽休假活动得到肯定,争取40名中央博士服务团、省派科技服务团成员等到南平挂职,助推国家第4家国家碳计量中心、全省唯一茶叶金融交易场所落地。

聚焦青年大学生。南平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专项行动,用好“才聚武夷”抖音直播间,引导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相关案例入选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分层建立南平籍在外大学生人才库,摸底在外大学生约1.28万人,深入实施大学生“扬帆计划”,上岗人数1888人。

健全服务,优化人才生态

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南平市高位谋划,深化市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累计走访企业、人才224次,帮助解决问题186个。

人才的发展,需要有广阔舞台。南平市积极搭平台,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平台载体17家;建阳聚力打造建盏文创园、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等,邵武加快建设氟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等,顺昌投资建成7100平方米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各地纷纷跟进,为人才提供展示“大舞台”,人才成功破解“圣泽901”父母代种鸡关键核心“卡脖子”等问题。

留住人才,还需要保姆式的服务。南平上线“智汇武夷”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南平人才网”平台,建成1.5万名求职者的人力资源库和1000多家规上重点企业岗位动态库,大力推动“才聚武夷”人才卡建设。同时积极兑现人才政策,市本级受理办结人才申请4100余件,发放9400余万元,落实人才奖励房240套,高标准装修武夷新区人才公寓,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出入境、就医、子女就学等服务,让人才更有感。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地址:建瓯市行政中心六楼 联系电话:0599-8200667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