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市教育局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大队等多部门,在建州教育总校第四小学开展2025年建瓯市教育系统应急疏散综合演练,聚焦地震避险与防汛自救两大核心场景,通过情景模拟、实战操作与知识普及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师生灾害应对能力,为校园安全构筑起立体化防线。 下午3点30分,警报声划破校园,地震避险演练正式启动。同学们迅速反应,以标准"伏地、护头、抓牢"姿势蜷身于课桌下方。30秒后,第二声长铃响起,学生们弯腰护头、沿预定路线向操场疏散,过程井然有序。随后,救援队模拟了震后搜救环节。“被困学生”在教室内被成功定位,救援队用担架将学生转移到救护车位置,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初步检查以及应急处置。 演练中还模拟了我市紧急发布红色防汛预警,学校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由老师带队,学生按两列纵队小步快走,避开积水区,到达高处的避险点。同时老师们还用防汛沙袋在楼梯口垒成半人高的防水墙。 除重点演练项目外,活动还设置了消防器材实操、心肺复苏训练等环节。消防指战员现场分解演示灭火器“提、拔、握、压”四步操作法,医护人员指导师生在心肺复苏模拟人身上练习胸外按压节奏,水上救援大队队员讲解了防汛自救知识。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让孩子们掌握自救本领,成为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此次演练结合我市地质特点,采用“地震+防汛”双主线设计,切实增强师生掌握应急避险技能,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方正 余易坤)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