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9-8200667E-mail:joskzzs@126.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瓯新闻网 > 建瓯新闻 >
顺阳乡科技特派员全链服务 推动林产发展拓宽富农新路径
2025-11-25 10:45:12  来源:建瓯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深山竹林翠,药草幽香沁。在顺阳乡的青山绿水间,市级科技特派员、顺阳林业站站长陈少杰以科技为笔、生态为墨,勾勒出一条“笋竹两用+林下种药”的绿色发展新路,让沉睡的山林资源焕发勃勃生机。

石菖蒲种出“亩均万”,林下经济添新彩

近年来,陈少杰积极推广林改“森林生态银行”机制,广泛发动林农,采取“药厂+林场+合作社”模式,在全乡推广林下种植石菖蒲、窄叶台湾榕等中药材,建立“双统机制”——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护要求,降低种植风险;开设“田间课堂”,定期组织村民学习科学种植方法;针对石菖蒲生长周期长的特点,指导农户套种玉米等短期作物,实现“以短养长”。截至目前,全乡种植石菖蒲300余亩、窄叶台湾榕245亩、多花黄精398亩、茯苓1281亩,带动300余人就业,其中石菖蒲年产值达1.5万元/亩。江墩村村民老江感慨:“以前荒山坡地只能种玉米,现在种石菖蒲,一亩地多赚1万多元!”

村财林农“齐增收”,竹山托管增效益

2023年,石呈村委会通过组建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了荒废竹山200亩,利用“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模式,将组织优势、技术优势与群众力量有机结合,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作为科技特派员,陈少杰推动竹山托管项目实施,指导合作社对竹林实施精细化管理:施用有机肥、安装滴灌设施,争创“竹山丰产示范项目”,开展竹林丰产培训。经改造,竹山亩均效益从1800元跃升至6000元,增长近3倍;60%的林农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春笋产量翻两番,让闲置竹山重新燃焕生机变身“绿色银行”。

林产全链“产翻番”,多元经营拓富途

今年,陈少杰联挂服务顺阳乡云森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合作社提供全链条技术服务。在管理端,他特别注重科学技术推广,指导合作社竹农科学施肥,保证竹林营养充分;合理采伐,优化竹林结构;垦复深翻,改善土壤条件;综合防治,及时清理竹林病虫害。

在加工端,陈少杰引导开发发酵笋干、清水笋片等多样化产品,拓宽市场渠道。目前,他正在积极争取竹业项目资金来修建竹山机耕路、建设蓄水池,以实现云森态合作社260亩竹山机耕路全山贯通滴灌全覆盖。他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科技赋能,让每一片竹林都成为致富的源泉。”

作为市级科技特派员,陈少杰紧紧围绕科技服务实践,找准需求,精准服务,在田野大地上做实验,有效促进了顺阳乡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下一步,顺阳乡将加大对科技特派员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引导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科技力量,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林淑琪)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建瓯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建瓯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建瓯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建瓯新闻
    [更多]本土文化
    [更多]旅游美食
    • ICP备案:闽ICP备2022017649号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41202]号
    • 主办单位:建瓯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21001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3420055
    • 建瓯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3725806 举报邮箱:joswwx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邮编:353100 站长统计 网站维护:东南网
    • 建瓯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闽公网安备35078302000127号